kāndìng

刊定


拼音kān dìng
注音ㄎㄢ ㄉ一ㄥˋ


刊定

词语解释

刊定[ kān dìng ]

⒈  修改审定。

引证解释

⒈  修改审定。

汉 杨修 《答临淄侯笺》:“猥受顾锡,教使刊定。”
《三国志·蜀志·向朗传》:“年踰八十,犹手自校书,刊定谬误。”
唐 刘知几 《史通·忤时》:“古者刊定一史,纂成一家,体统各殊,指归咸别。”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崇理学》:“又刊定《性理大全》、《朱子全书》等书,特命 朱子 配祠十哲之列。”

国语辞典

刊定[ kān dìng ]

⒈  改定后成为定本。

《三国志·卷四一·蜀书·向朗传》:「犹手自校书,刊定谬误。」
《陈书·卷二七·姚察传》:「有疑悉令刊定。」

改定

分字解释


※ "刊定"的意思解释、刊定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刊定”的意思:

“刊定”是指修改、审定并确定某种文字、书籍等内容的正确版本或最终形式。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刊定”可能被解释为对文献进行修订和定稿的行为。

出处:

“刊定”这个词语并没有特定的出处,它是从“刊”和“定”两个字组合而成的,这两个字在古代文献中都有使用。

同义词:

修订

定稿

确定版

校订

反义词:

放任

不确定

草稿

相关词语:

校对

编纂

审稿

草拟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没有特别著名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与“刊定”直接相关,但可以联想到的是在互联网上对某些热门内容的“修订”或“更新”,比如网络小说的作者在读者的反馈后对作品进行修改。

造句:

经过反复的刊定,这部历史教材终于定稿,被广泛用于各大中小学的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