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厉

词语解释
抗厉[ kàng lì ]
⒈ 高尚严正。
⒉ 声音高亢,容色严厉。
⒊ 振奋。
引证解释
⒈ 高尚严正。
引《东观汉记·逢萌传》:“少有大节,志意抗厉。”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材理》:“抗厉之人,不能迴挠。”
清 周亮工 《盛此公哭金冶王》诗:“其人抗厉希古,不可一世。”
⒉ 声音高亢,容色严厉。
引唐 刘餗 《隋唐嘉话》卷上:“卫公 始困於贫贱,因过 华山庙,诉於神,且请告以位宦所至。辞色抗厉,观者异之。”
《资治通鉴·梁敬帝太平元年》:“﹝ 于谨 ﹞辞色抗厉,众皆悚动。”
胡三省 注:“抗厉,举声高亢且正色严厉也。”
⒊ 振奋。
引《后汉书·窦融传》:“今 关 东盗贼已定,大兵今当悉西,将军其抗厉威武,以应期会。”
分字解释
※ "抗厉"的意思解释、抗厉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抗厉”的意思:
“抗厉”是一个汉语词汇,指的是坚强不屈,勇往直前的样子。常用来形容人的意志坚定,不畏艰难。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未收录“抗厉”一词,但根据其字面意思,可以推测其含义与坚强、刚毅相关。
出处:
“抗厉”一词的出处不明确,但根据其含义,可以推测它可能出现在描述人物坚强意志、勇敢面对困难的文学作品或历史记载中。
同义词:
坚毅、刚强、坚韧、坚定、勇猛
反义词:
软弱、怯懦、懦弱、畏缩、退缩
相关词语:
刚毅、勇猛、坚强、不屈、毅力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抗厉”的网络故事或典故较少,但可以联想到一些历史人物或故事,如岳飞抗金、文天祥抗元等,这些故事中的主人公都体现了坚强不屈的精神。
造句:
面对生活的种种困难,他始终保持着抗厉的精神,勇往直前,最终取得了成功。
相关词语
- jiǎng lì奬厉
- kàng gān rǎo抗干扰
- kàng tǐ抗体
- jiǎng lì蒋厉
- kàng zhàn抗战
- kàng mìng抗命
- zài jiē zài lì再接再厉
- lì hài厉害
- lì xíng jié yuē厉行节约
- bó lì勃厉
- lì shēng厉声
- chì lì敕厉
- mù lì墓厉
- fēn lì氛厉
- cuì lì淬厉
- duì kàng对抗
- lì jiē厉揭
- zhì měi xíng lì志美行厉
- xiá lì遐厉
- xiāng lì相厉
- kàng rì zhàn zhēng抗日战争
- wēn lì温厉
- zhàng lì瘴厉
- fēng lì风厉
- yáng lì扬厉
- qiáng lì强厉
- sè lì dǎn bó色厉胆薄
- zhēn lì贞厉
- qiū lì秋厉
- jiān lì尖厉
- qī lì凄厉
- lì chéng厉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