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kàn mài
注音ㄎㄢˋ ㄇㄞˋ
繁体看脈
⒈ 见“看脉”。
⒈ 亦作“看脉”。诊视脉搏以判断病情。见“看脉”。
引元 朱震亨 《丹溪心法·诊脉杂说》:“凡看脉如得恶脉,当覆手取,如与正取同,乃元气絶,必难治矣。”
鲁迅 《呐喊·狂人日记四》:“其实我岂不知道这老头子是刽子手扮的!无非借了看脉这名目,揣一揣肥瘠:因这功劳,也分一片肉吃。”
⒈ 把脉,诊视脉搏的急缓,以定病情。
引《红楼梦·第一〇回》:「三四个人一日轮流著,倒有四五遍来看脉。」
词语“看脉”的意思:
“看脉”指的是中医学中通过观察患者脉搏的跳动来诊断病情的方法。中医认为,脉搏的强弱、速率、节律等可以反映出人体的气血状况和脏腑功能。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关于“脉”的解释主要是关于生理学的脉搏,而“看脉”则可能被解释为通过观察脉搏来进行诊断。
出处:
“看脉”作为一个中医术语,没有特定的出处,而是中医诊断学中的一种基本方法。它源自古代中医学对人体的观察和总结。
同义词:
摸脉
脉诊
反义词:
不诊脉
相关词语:
脉搏
脉象
望闻问切(中医诊断的四诊之一,看脉是其内容之一)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没有特定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但中医“看脉”的相关故事和典故在传统文化中较为丰富,例如《三国演义》中,华佗给曹操“看脉”诊断病情的故事。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中医诊所里,医生仔细地看脉,试图从病人的脉搏中找出身体的不适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