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贡

词语解释
科贡[ kē gòng ]
⒈ 科举制度中,府州县举荐人才进入国子监习业,谓之“科贡”。后亦泛指科举。
⒉ 指贡生。
引证解释
⒈ 科举制度中,府州县举荐人才进入国子监习业,谓之“科贡”。后亦泛指科举。
引《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九:“岂似科贡的人,一勾了帐。”
《明史·选举志一》:“祭酒 林瀚 以坐班人少,不敷拨歷,请开科贡。”
清 梁章鉅 《退庵随笔·官常二》:“隋 唐 以降,科贡之势重,而吏之选益轻矣。”
⒉ 指贡生。
引《明史·选举志一》:“弘治 中, 南京 祭酒 章懋 言:‘ 洪 永 间,国子生以数千计,今在监科贡共止六百餘人,岁贡挨次而升,衰迟不振者十常八九。’”
分字解释
※ "科贡"的意思解释、科贡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科贡”:
意思:
“科贡”是指科举时代,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功名或官职的人。这里的“科”指的是科举制度,“贡”则指通过科举考试被推荐或选拔。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科贡”并没有单独的条目,但可以从“科”和“贡”两个字的意义来推测。“科”有“考试”、“选拔”之意,“贡”有“献”、“推荐”之意,因此“科贡”可能是指通过考试被选拔为贡士或官职。
出处:
“科贡”这个词语源于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具体出处可追溯到唐朝,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沿用了约1300年。
同义词:
贡举、科举、进士、举人等。
反义词:
没有明确的反义词,但与之相对的概念可以是“不举”、“不贡”,即未通过科举考试。
相关词语:
贡士、进士及第、科举制度、科举考试、举人、秀才等。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科贡”这个词语本身并不是一个广为人知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但它与科举制度紧密相关,而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许多著名的故事和典故,如范进中举、孔乙己等。
用这个词语造句:
明朝末年,张生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通过了科举考试,获得了科贡的荣誉,从此踏上仕途,为国家效力。
相关词语
- bā dǎ kē朳打科
- yún xiāng kē芸香科
- kē mù rú科目儒
- gòng yí贡遗
- kē huàn科幻
- shí kē十科
- jié lǐ kē杰里科
- kē yuán科员
- xué kē学科
- bǎi hé kē百合科
- jiào kē shū教科书
- běn kē本科
- shí kē实科
- shè huì kē xué社会科学
- kē jì科技
- kē yán科研
- zì rán kē xué自然科学
- shí kē石科
- kē mù科目
- shǐ kē史科
- kē mù rén科目人
- kē jiào科教
- gòng xiàn贡献
- ér kē儿科
- lǐ kē理科
- kē mù jì科目记
- chā kē dǎ hùn插科打诨
- kē xué科学
- yǔ shòu tóng kē与受同科
- shū kē殊科
- fā cè jué kē发策决科
- kē shì科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