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石

词语解释
刻石[ kè shí ]
⒈ 在石上雕刻。
⒉ 即石刻。指刻有文字、图画的碑碣或石壁等。亦指石雕像或刻于石上的文字、图画等。
引证解释
⒈ 在石上雕刻。
引《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 东行郡县,上 邹嶧山。立石,与 鲁 诸儒生议,刻石颂 秦 德。”
唐 白居易 《蜀路石妇》诗:“后人高其节,刻石像妇形。”
清 龚自珍 《说刻石》:“古者刻石之事有九。”
李季 《菊花石》二:“林家湾 前柳成荫,柳下住着刻石人。”
⒉ 即石刻。指刻有文字、图画的碑碣或石壁等。亦指石雕像或刻于石上的文字、图画等。
引《南史·范云传》:“云 以山上有 秦始皇 刻石,此文三句一韵,人多作两句读之,并不得韵。”
宋 何薳 《春渚纪闻·坡谷前身》:“世传 山谷道人 前身为女子,所説不一。近见 陈安国 省干 云:山谷 自有刻石,记此事於 涪陵江 石间。”
叶圣陶 《记金华的两个岩洞》:“达夫 游记说内洞石壁上‘ 唐 宋 人的题名石刻很多,我所见到的,以 庆历 四年的刻石为最古’。”
国语辞典
刻石[ kè shí ]
⒈ 将文字或图案刻在碑碣、崖壁上。
引《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刻石颂秦德,议封禅望祭山川之事。」
《后汉书·卷八·孝灵帝纪》:「诏诸儒正五经文字,刻石立于太学门外。」
⒉ 刻有文字、图象的碑碣。
引《南史·卷五七·范云传》:「云以山上有秦始皇刻石,此文三句一韵,人多作两句读之,并不得韵。」
分字解释
※ "刻石"的意思解释、刻石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进入石屋,叶峰就瞧见一个身穿蓝衣,粉妆玉砌的少女在为一个手持刻刀,正在雕刻石雕的老者倒酒,酒是乳白色的,散发出羊奶的香味。
2.很有可能你所谈到的在坟墓中如此多的知识,一张羊皮稿,或一块刻石,可能被送到几乎全部无意识的发掘者。
AI解释
词语“刻石”的意思是指在石头上雕刻文字或图案的行为。这个词语通常用于描述古代人们为了纪念某事、记录历史或留下信息而在石头上刻字的做法。
康熙字典解释:
刻石:在石上雕刻文字。
出处:
刻石这个词的出处很多,可以追溯到古代。例如,《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了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宣扬自己的功绩,命令工匠在泰山刻石记功。
同义词:
刻碑、勒石、铭石、碑刻、石碑
反义词:
毁石、毁碑、剥蚀
相关词语:
碑文、石刻、铭文、石碑、古迹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刻石的一个著名故事是“刻石记功”,讲的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纪念自己的功绩,命工匠在泰山刻石记功。这个故事体现了古代帝王对功绩的重视,以及对刻石这一行为的认可。
网络故事或典故:《封神演义》中,姜子牙刻石记功,记录了自己的英雄事迹,使得后世的武王姬发得以得知姜子牙的英勇事迹。
用这个词语造句:
为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我国在南京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刻石,警示后人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相关词语
- shí kè时刻
- shí yóu石油
- dà lǐ shí大理石
- qīng shí青石
- yù shí玉石
- shí zǐ石子
- huà shí化石
- yī kè一刻
- mù huà shí木化石
- shí yóu石尤
- wú shí wú kè无时无刻
- shí qiáo石桥
- bào shí抱石
- shí diāo石雕
- zhī jī shí榰机石
- shēn kè深刻
- jī shí基石
- kuàng shí矿石
- guài shí怪石
- shí yǒu石友
- shí shí kè kè时时刻刻
- shī kè诗刻
- yán shí岩石
- shí huī石灰
- kè shí刻石
- kè shí刻石
- piàn kè片刻
- dǎo yī shí捣衣石
- shén zhǔ shí神主石
- shí mín石民
- shí xiàng石像
- hēi shí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