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ì

刻志


拼音kè zhì
注音ㄎㄜˋ ㄓˋ

刻志

词语解释

刻志[ kè zhì ]

⒈  犹笃志。志向专一。

引证解释

⒈  犹笃志。志向专一。

《新唐书·李渤传》:“渤 耻之,不肯仕,刻志於学。”
《续资治通鉴·南宋理宗端平三年》:“了翁 刻志问学,几四十年。”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宫梦弼》:“刻志下帷,三年中乡选。乃躬齎白金往酬 刘媪。”

分字解释


※ "刻志"的意思解释、刻志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刻志”的意思:

“刻志”是一个汉语词汇,指的是下定决心,立下坚定的志向。它强调意志的坚定和毅力。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刻志”并没有单独的条目,但根据其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刻”字(雕刻,坚定)和“志”字(志向,意志)的组合,即坚定意志,立下志向。

出处:

“刻志”这个词语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出处,它是由“刻”和“志”两个词组合而成的,因此无法追溯到一个具体的文献或故事。

同义词:

坚志

鞠躬尽瘁

立志

坚定不移

反义词:

荒废

放任

懒散

消极

相关词语:

志向

意志

毅力

理想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在网络上,没有与“刻志”直接相关的著名故事或典故,但“刻志”常常被用来形容那些有坚定目标并为之不懈努力的人。

用这个词语造句:

小明从小就刻志成为一名科学家,他通过不懈的努力,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