箜篌

词语解释
箜篌[ kōng hóu ]
⒈ 古代来自西域的译词。一种拨弦乐器,弦数因乐器大小而不同,最少的五根弦,最多的二十五根弦,分卧式和竖式两种。琴弦一般系在敞开的框架上,用手指拨弹。
英harp,an ancient plucked stringed instrument;
引证解释
⒈ 古代拨弦乐器名。有竖式和卧式两种。
引《史记·孝武本纪》:“祷祠 泰一、后土,始用乐舞,益召歌儿,作二十五弦及箜篌瑟自此起。”
裴駰 集解引 徐广 曰:“应劭 云:武帝 令乐人 侯调 始造箜篌。”
《隋书·音乐志下》:“今曲项琵琶、竪头箜篌之徒,并出自西域,非华夏旧器。”
《旧唐书·音乐志》:“﹝卧箜篌﹞形似瑟而小,七弦,用拨弹之……竖箜篌 汉灵帝 好之,体曲而长,二十有二(一作“三”
)弦,竪抱于怀,用两手齐奏,俗谓之擘箜篌。” 郭沫若 《哀时古调》诗之九:“天风吹,海浪流。满怀悲愤事,聊以寄箜篌。”
国语辞典
箜篌[ kōng hóu ]
⒈ 乐器名。古代一种弦乐器。形状似瑟而较小,弦数不一,少至五根,多至二十五根。用木拨弹奏。
英语konghou (Chinese harp)
法语konghou (harpe chinoise)
分字解释
※ "箜篌"的意思解释、箜篌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羯鼓、腰鼓、答腊鼓、鸡娄鼓节奏分明,箫、横笛、筚篥、铜角、箜篌抑扬顿挫,让人仿佛置身皇廷。
2.石破天惊:原形容演奏箜篌,声音激荡,奇特,出人意外。现多比喻诗文、议论、演唱或事件使人震撼。
3.石破天惊:原形容演奏箜篌,声音激荡,奇特,出人意外。现多比喻诗文、议论、演唱或事件使人震撼。
AI解释
词语“箜篌”:
意思:箜篌是一种古代的弦乐器,有25弦,形似筝,通常有卧箜篌和竖箜篌两种,属于中国的民族乐器。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对“箜篌”的解释为:“箜篌,弦乐器也。古之瑟,以竹为槽,以丝为弦。其制有三弦,形似筝,而槽大弦细。”
出处:
“箜篌”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诗经》等文学作品中,常被用作音乐或乐曲的比喻。
同义词:
琴、瑟、筝、琵琶等都是古代弦乐器的代表,可以与“箜篌”互为同义词。
反义词:
“箜篌”作为乐器的一种,没有直接的绝对反义词,但可以理解为与其性质相反的乐器,如打击乐器。
相关词语:
乐器、弦乐、音乐、琴艺、古筝、琵琶等。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箜篌在网络上有一些与之相关的故事,如《箜篌引》是古风音乐中的一个常见曲目,歌词讲述了一位女子因失恋而弹箜篌的情景,歌曲结合了古典音乐与现代电子音乐元素,颇受欢迎。
造句:
在古风音乐会上,一位演奏家以精湛的技艺弹奏起箜篌,那悠扬的旋律让人陶醉其中,仿佛穿越到了千年前的古乐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