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ǒngróng

孔融


拼音kǒng róng
注音ㄎㄨㄥˇ ㄖㄨㄥˊ

孔融

词语解释

孔融[ kǒng róng ]

⒈  (153-208)东汉文学家。字文举,鲁国(治今山东曲阜)人。“建安七子”之一。曾任北海相,后任少府,因触犯曹操,降为太中大夫,被杀。善诗文,辞采富丽,有《荐祢衡疏》、《与曹公论盛孝章书》等名篇。明人辑有《孔少府集》。

国语辞典

孔融[ kǒng róng ]

⒈  人名。(西元153~208)​字文举,东汉曲阜人,孔子二十世孙。有俊才,为建安七子之一,汉献帝时为北海相,世称孔北海;立学校,表儒术,后拜大中大夫,为曹操所杀。

英语Kong Rong (153-208)​, poet of the Three Kingdoms period

德语Kong Rong (Eig, Pers, 153 - 208)​

分字解释


※ "孔融"的意思解释、孔融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博闻强记,奇逸卓荦,吾敬孔文举(孔融,名人,大家都很熟悉)。

2.曾于辽东避难,后助北海相孔融对抗黄巾管亥,善用勇略,为孔融联结平原相刘备,击溃贼众,声名更噪。


AI解释


词语“孔融”:

意思:

孔融是汉语中的一个名词,指的是东汉末年的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孔融。他以其“让梨”的故事而闻名,表现了其谦让的美德。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孔融被解释为孔子的后裔,东汉文学家,字文举。

出处:

孔融的事迹最早见于《后汉书》中的《孔融传》。

同义词:

谦让、孝顺、仁义

反义词:

自私、傲慢、不谦

相关词语:

孔融让梨、孔庙、孔府、儒家思想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孔融让梨的故事是中国古代著名的道德教育故事。据说孔融小时候与兄弟们一起吃梨,他总是选择最小的梨,以此表示谦让。这个故事被用来教育后人要懂得谦让。

网络故事或典故示例:

在网络上,孔融让梨的故事常被用来讽刺那些不懂谦让、抢占先机的人。

用这个词语造句:

孔融的“让梨”之举,至今仍被传为美谈,成为了谦让的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