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ǒuàn

口岸


拼音kǒu àn
注音ㄎㄡˇ ㄢˋ
词性名词


口岸

词语解释

口岸[ kǒu àn ]

⒈  对外通商的港口,也泛指两国边境设立的过境或贸易的地点。

通商口岸。

port;

⒉  堤岸。

邻省水涨,洪泽湖倒灌,上段口岸冲决,我可有什么法子呢?——《儿女英雄传》

embankment;

引证解释

⒈  堤岸。

《儿女英雄传》第二回:“邻省水涨, 洪泽湖 倒灌,上段口岸衝决,我可有什么法子呢?”

⒉  港口。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三:“臺湾 口岸故巨,其西则 淡水,山石林立,不可泊舟,惟东南有水瀠折而下,可通舟楫。”
梁启超 《<史记·货殖列传>今义》:“於是提倡为锁港闭关之説,以通商为大变,以开口岸为大蠹。”
《人民文学》1982年第10期:“香港,这个国际化的口岸,若论它的经济繁荣,其实也是近一二十年当中发展起来的。”

国语辞典

口岸[ kǒu àn ]

⒈  港口。

如:「上海是我国著名的通商口岸。」

港口

英语a port for external trade, a trading or transit post on border between countries

德语Grenzübertrittsstelle (auch im Binnenland, z.B. bei Luftfracht)​ (S)​, Hafen, Handelshafen (S)​

法语port

分字解释


※ "口岸"的意思解释、口岸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造句


1.仅2005年上半年,通过友谊关的游客就已超过30万。广西边境旅游收入大部分来自凭祥口岸。

2.大连是东北地区最大的贸易口岸,海陆空交通便利,工业部门齐全,农渔产品丰富,社会文化生活活跃,使这座海滨名城享有“服装城”、“足球城”和“旅游城”等诸多美誉。

3.新华社澳门12月10日电(记者刘冬杰)从澳门关闸边检大楼的二层放眼北望,珠海拱北口岸近在咫尺。

4.在香港深圳间的边境口岸,等候过关的本地人排成了长龙,几名西方人也夹杂在这长龙中。一位深圳海关官员向这几名西方人投去会意的一瞥。

5.广州的标志是“五羊”。地处广东省南部,珠江三角洲的北缘,濒临南中国海,珠江入海口,毗邻港澳,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中国历史上最悠久、最大的对外通商口岸,世界著名港口城市。

6.一批总重约342吨的商品车散件及配件日前自重庆启运,乘坐“渝满俄”班列抵满洲里口岸,成为该专列前往俄罗斯切尔克斯克市的首批“乘客”。

7.发展及其在集装箱运输领域的应用之后,提纲挈领地对大连口岸集装箱运输的信息流程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大连口岸集装箱运输行业对电子商务系统的需求,提出了该系统的设计指导原则和总体解决方案,并从dct码头的角度出发,重点分析计算了应用电子商务系统所带来的各种效益。

8.新华社澳门12月10日电(记者刘冬杰)从澳门关闸边检大楼的二层放眼北望,珠海拱北口岸近在咫尺。

9.广州的标志是“五羊”。地处广东省南部,珠江三角洲的北缘,濒临南中国海,珠江入海口,毗邻港澳,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中国历史上最悠久、最大的对外通商口岸,世界著名港口城市。

10.该检测仪有望用于公共安全领域的反恐和边境、口岸的反走私工作。


AI解释


词语“口岸”的意思:

“口岸”是指国家或地区与外界进行贸易、文化交流、人员往来等活动的边境地区,通常是指具有海关、检验检疫等设施,可以进行进出口货物和人员通关的地方。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未收录“口岸”一词,但根据其组成词汇推测,“口”可能指代“边界”、“通道”,“岸”则指代“岸边”、“河岸”,合起来可能意指国家或地区的边界通道。

出处:

“口岸”一词的出处并不明确,但在历史上,随着国际贸易和海上贸易的发展,口岸的概念逐渐形成,并在各个朝代都有所体现。

同义词:

边关、通商口岸、关隘、关卡

反义词:

内陆、内河、内陆港

相关词语:

海关、检验检疫、通关、进出口、边境、港口、航道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口岸”的网络故事或典故较少,但可以提及一个与口岸相关的历史事件——郑和下西洋。郑和是明朝时期的著名航海家,他带领船队七次下西洋,开辟了多条通往海外各国的新航线,这些航线上的重要港口和海岸线可以被视为当时的“口岸”。

用这个词语造句:

我国口岸的开放,为国内外贸易往来提供了便利,促进了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