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kǒu fú xīn fú
注音ㄎㄡˇ ㄈㄨˊ ㄒ一ㄣ ㄈㄨˊ
成语解释
口服心服
⒈ 不仅口头表示信服,内心也信服。
⒈ 不仅口头表示信服,内心也信服。
引《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合作网的制度应当在全国推广》:“﹝乡农全主任﹞才口服心服地说:‘……互助合作网的办法好,一下子就解决了许多问题。’”
《人民文学》1977年第9期:“毛主席 从革命的根本利益出发,启发我们顾全大局,使我口服心服。”
1.看见陆羽那副口服心服的模样,李大爷捋着并不存在的胡须,得意洋洋地说。
词语“口服心服”的意思是指不仅口头上表示同意,而且内心深处也完全接受和信服。通常用来形容对某人或某事非常认同和信服。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没有直接解释“口服心服”这个词,但根据其组成成分,可以理解为“口服”是指口头上表示接受,“心服”是指内心深处认同。
出处:
“口服心服”这个成语的出处并没有明确的文献记载,但根据其字面意思,可以推测其来源于古代的成语或俗语。
同义词:
心悦诚服、心服口服、心悦诚服
反义词:
口服心不服、心不甘情不愿
相关词语:
心悦、诚服、心甘情愿、心满意足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口服心服”的网络故事或典故并不多见,但可以想象,在一些辩论或争论中,当一个人最终被说服,不仅在口头上表示同意,而且在内心深处也认同对方观点时,就可以说他是“口服心服”。
造句:
经过一番激烈的辩论,最终他口服心服地接受了我们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