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ǒuhào

口号


拼音kǒu hào
注音ㄎㄡˇ ㄏㄠˋ

繁体口號
词性名词


口号

词语解释

口号[ kǒu hào ]

⒈  古诗标题用语。表示随口吟成,和“口占”相似。如:《风雨口号》、《口号吴王美人半醉》等。

ode; chant;

⒉  颂诗的一种。多指献给皇帝的颂诗。

献口号。

⒊  指打油诗、顺口溜或俗谚之类。

不是有口号吗:“不吃三年苦,难得万年福”

doggerel; jingle; adage;

⒋  口令,口头暗号。

军中有夜间口号。

password;

⒌  供口头呼喊的有纲领性和鼓动作用的简短句子。

成天喊口号。

slogan; watchword;

引证解释

⒈  古诗标题用语。表示随口吟成,和“口占”相似。始见于 南朝 梁简文帝 《仰和卫尉新渝侯巡城口号》诗。后为诗人袭用。如 唐 张说 有《十五日夜御前口号踏歌词》二首, 李白 有《口号吴王美人半醉》, 清 秋瑾 亦有《风雨口号》、《春暮口号》等。亦指口号诗。

唐 王维 《凝碧池》诗题:“私成口号,诵示 裴迪。”
宋 王闢之 《渑水燕谈录·高逸》:“文忠公 亲作口号,有‘金马玉堂三学士,清风明月两閒人’之句,天下传之。”

⒉  颂诗的一种。多指献给皇帝的颂诗。

《宋史·乐志十七》:“每春秋圣节三大宴:其第一、皇帝升坐,宰相进酒……第六、乐工致辞,继以诗一章,谓之‘口号’,皆述德美及中外蹈咏之情。”
宋 苏轼 有《集英殿春宴教坊词致语口号》、《王氏生日致语口号》等。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元旦朝会》:“京师市井儿遮路争献口号,观者如堵。”

⒊  指打油诗、顺口溜或俗谚之类。

元 乔吉 《金钱记》第三折:“我与师父做了几句口号……‘这个先生实不中,九经三史几曾通?自从到你书房内,字又不写书懒攻。’”
《初刻拍案惊奇》卷五:“於时有六句口号:‘仙翁知微,判成定数。虎是神差,佳期不挫。如此媒人,东道难做。’”
清 钱泳 《履园丛话·笑柄·王老虎》:“太仓 知州有 王某 者,素性严厉,人称为‘老虎’……其时有口号曰:‘三击升堂鼓,跳出 王老虎。不是一夹棍,定责三十五。’”
韦君宜 《忆西榆林》:“不是有口号吗:‘不吃三年苦,难得万年福。’”

⒋  口令,口头暗号。

元 无名氏 《争报恩》第一折:“俺去稍房里説话,小妳妳,休大惊小怪的,我有个口号儿:赤!赤!赤……这个好似俺 梁山 上 宋江 哥哥的暗号。”
《三国演义》第七二回:“夏侯惇 入帐,禀请夜间口号。”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十四章:“因军中请示夜间口号,一个女兵进帐来把 高夫人 叫醒。”

⒌  带有纲领性和鼓动作用的简短句子。常供口头呼喊。

朱自清 《执政府大屠杀记》:“木棍约三尺长,一端削尖了,上贴书有口号的纸,做成旗帜的样子。”
丁玲 《一九三〇年春上海》之二:“在马路那边,蓦的噼噼啪啪响起巨大的爆竹声,只听见各种的口号便如雷的响应着。”
知侠 《铁道游击队》第九章:“最后让我们高呼几个口号:‘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八路军万岁!’”

国语辞典

口号[ kǒu háo ]

⒈  不起草稿,随口吟成的诗文。宋·王辟之也称为「口占」 。

《渑小燕谈录·卷四·高逸》:「文忠公亲作口号,有『金马玉堂三学士,清风明月两闲人』之句,天下传之。」

⒉  含有赞颂性质的赞美诗。多指献给皇帝的颂诗。

《宋史·卷一四二·乐志十七》:「第六、乐工致辞,继以诗一章,谓之口号,皆述德美及中外蹈咏之情。」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六·元旦朝会》:「伴射得捷,京师市井儿遮路,争献口号,观者如堵。」

⒊  打油诗或顺口溜。

《喻世明言·卷一·蒋兴哥重会珍珠衫》:「枣阳县中,人人称羡,造 出四句口号,道是:『天下妇人多,王家美色寡。有人娶著他,胜似为驸马。』」

口号[ kǒu hào ]

⒈  供口头呼喊,带有纲领性和鼓动作用的简短句子。

如:「抗议的群众,一面走一面呼口号,场面极为壮观。」

标语

⒉  口头暗号。

《老残游记·第七回》:「这口号喊出,那大盗就觌面碰著,彼此打个招呼,也决不动手的。」

分字解释


※ "口号"的意思解释、口号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医生坐在家里等病人来叩门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今后的战斗口号是,前线去,到伤员那里去,哪里有伤员,我们就到哪里去!

2.一边暗中大做其军火生意,一边却高喊和平口号,这种瞒天过海的伎俩,又能欺骗谁呢?

3.当然,忙碌和繁琐无聊并不能成为放弃的借口,半途而废是件让人觉得可笑的事情,自己选择的路就算跪着也要把他走完,喊口号很重要,但,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4.其实,每一次改革的浪潮都是伴随着一种振奋人心的口号,这给人们一种感觉,即某事正在发生,但经常的情况其实是没有。

5.从前两个阶段的实效来看,九十年代的改革还是做表面文章,搞形式主义,没有真正触及到产权和职工身份这两个根本问题,围绕企业制度喊了一些口号,变换了一种生存方式。

6., 近期,各大超市里,食用油都打起了促销口号,引来大妈们纷纷驻足,食用油“一买三五桶”已成超市司空见惯的现象。

7.人固有一死,或死于地沟油,或死于石灰面粉,或死于结石奶粉,或死于毒疫苗,或死于危房,或死于拆迁,或死于日记,或死于酒色,或死于宝马车轮下……我们的口号:一天一杯牛奶,震惊一个民族!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根本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

8.筹划此次野营拉练时,这个预备役步兵师就提出“弘扬传统,练就‘铁脚板的口号。

9.据说今天晚上所有的妖魔鬼怪都将齐聚,召开全体动员大会,大会宗旨是要让每个人的手机里都收到一条口号短信,口号是:万圣节快乐!

10.安全不是空喊口号,要实际去注意起来。


AI解释


词语“口号”的意思:

口号是指简短、易于记忆、富有鼓动性的语言,通常用于表达某种思想、主张或动员群众。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并没有直接对“口号”这个词的解释,因为“口号”作为一个现代汉语词汇,并不见于康熙字典(成书于1716年)。但根据“口”和“号”的字义,可以推测“口号”可能是由“口”代表口头表达,“号”代表呼喊、标志等意思组合而成。

出处:

“口号”作为一个现代词汇,其确切出处难以考证,但可以推测其起源于近代,随着集体口号的广泛使用而流行。

同义词:

标语、口号语、宣传语

反义词:

无确切反义词,但可以理解为与“口号”相对的可能是“隐晦”、“含蓄”或“模糊”的表述。

相关词语:

宣传、动员、标语、口号战、口号牌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一个著名的网络故事是关于“口号”的创意运用。例如,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一句“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成为了奥运会的口号,这个口号不仅代表了奥运会的主题,也成为了全球人民共同的愿望。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医护人员们高喊着“疫情不退,我们不退”的口号,展现了他们坚定的决心和无私的奉献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