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正

词语解释
匡正[ kuāng zhèng ]
⒈ 纠正;改正。
例匡正纲纪。——《后汉书·何敞传》
英correct; rectify;
⒉ 扶正;辅佐。
例匡正王室。——《左传·哀公十六年》
英assist;
引证解释
⒈ 扶正;纠正。
引《左传·哀公十六年》:“王孙若安靖 楚国,匡正王室,而后庇焉, 启 之愿也,敢不听从?”
唐 吴兢 《贞观政要·求谏》:“主若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败,岂可得乎?”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朱文正》:“时抚军为 黄检 文襄公 之孙也,少年紈袴,贪黷骄奢,公时匡正之。”
祖慰 节流 《线》:“人民的政法人员不是文过饰非的政客,他们心地光明,在匡正纠误时喟然叹曰:‘这是历史的嘲弄,今天看来法官坐错了位置,应该和 李郑生 同志调换一下才是!’”
国语辞典
匡正[ kuāng zhèng ]
⒈ 纠正、矫正。
引《左传·哀公十六年》:「王孙若安靖楚国,匡正王室,而后庇焉,启之愿也,敢不听从?」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谐讔》:「于是东方枚皋,?糟啜醨,无所匡正,而诋嫚媟弄,故其自称为赋,迺亦徘也;见视如倡,亦有悔矣。」
近指正
英语to correct, to amend, to redress (evils)
分字解释
※ "匡正"的意思解释、匡正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宽容兼包善待人,助人乐己光照人。德艺双馨德为本,公正廉明匡正人。风清气正树新人,和蔼可亲凝聚人。平易近人引领人,务实担当撼动人。
AI解释
词语“匡正”的意思:
“匡正”一词在汉语中,通常指纠正错误、矫正偏差、使事物回到正确的轨道或状态。它含有纠正不良或错误的含义,强调的是一种积极的纠正和调整。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对“匡正”的解释为:“匡,正也,正其不正者也。”这里表明“匡”字的本意是矫正,引申到“匡正”即指矫正不正确的事物。
出处:
“匡正”这个词语出自《汉书·董仲舒传》,原句是“夫仁者,所以正身也;义者,所以正家也;礼者,所以正国也;乐者,所以正声也;政者,所以正民也。是以天下大乱,莫不以为正也。”这里“匡正”指的是用仁义礼乐政来纠正社会混乱。
同义词:
矫正、纠正、改正、整饬、规范
反义词:
歪曲、歪斜、错误、偏差、失当
相关词语:
匡扶、匡救、匡合、匡时、匡救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匡正”一词在历史故事和典故中较为常见。比如“匡扶社稷”这个成语,指的是纠正政治错误,挽救国家危难。还有“匡时救世”,意指纠正时弊,拯救世道。
用这个词语造句:
为了维护社会正义,我们必须匡正那些违反法律和道德的行为。
相关词语
- zhèng qì正气
- zhèng zhèng正正
- méi zhèng tiáo没正条
- zhí yán zhèng lùn直言正论
- fāng zhèng方正
- yī běn zhèng jīng一本正经
- bù zhèng zhī fēng不正之风
- pī zhèng fǔ劈正斧
- tiān zhèng jié天正节
- lì zhèng力正
- dà zhèng大正
- zhèng diǎn正点
- zhí yán zhèng jiàn直言正谏
- zhèng shuō正说
- zhǔn zhèng准正
- lì zhèng立正
- zhōu zhēng周正
- guāng míng zhèng dà光明正大
- zhèng xiàng正像
- diào zhèng调正
- jiǎn zhèng guān检正官
- zhèng diàn正殿
- zhèng zōng正宗
- yìng zhèng qì硬正气
- táng huáng zhèng dà堂皇正大
- zhèng zhuàn正传
- zhèng zhōng正中
- xiū zhèng修正
- ā zhèng阿正
- zhěng zhèng整正
- zhèng yì正义
- bā zhèng dào八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