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ānměng

宽猛


拼音kuān měng
注音ㄎㄨㄢ ㄇㄥˇ

繁体寬猛

宽猛

词语解释

宽猛[ kuān měng ]

⒈  宽大与严厉。

引证解释

⒈  宽大与严厉。

《后汉书·循吏传·王涣》:“永元 十五年,从驾南巡,还为 洛阳 令。以平正居身,得宽猛之宜。”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治家》:“治家之宽猛,亦犹国焉。”
唐 罗隐 《送汝州李中丞》诗:“理必资宽猛,谋须藉典刑。”
宋 叶适 《刘公墓志铭》:“公歷官大小各有意,随其病伤,鍼石施焉,苏愈而止,不执宽猛之偏术,仰人以徇己也。”

分字解释


※ "宽猛"的意思解释、宽猛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我们司令员,对待他的下属能够宽猛相济,因而在部队里深得全体指战员的尊重。

2.我们司令员,对待他的下属能够宽猛相济,因而在部队里深得全体指战员的尊重。

3.新疆因为民族众多,且和边境外势力多有往来,因此,历史上的治疆经验,往往讲求刚柔相济、宽猛并济。


AI解释


词语“宽猛”的意思:

“宽猛”是一个汉语词汇,指的是宽容和严厉两种不同的治理方式。在政治、法律等方面,宽猛常用来形容处理问题的两种态度,即一方面要宽以待人,另一方面也要严厉执法。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宽猛”并没有直接作为词条出现,但从其字义推测,可能指的是“宽”字和“猛”字的组合。其中,“宽”指宽容、宽厚,“猛”指严厉、刚猛。结合起来,即指在治理上既要宽容又要严厉。

出处:

“宽猛”一词的具体出处难以考证,但它在古代文献中经常出现,多用于描述治国理念或法律执行。

同义词:

宽严

宽严相济

宽仁

反义词:

严酷

严苛

狡猾

相关词语:

宽厚

严厉

慎罚

施仁政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宽猛”这个词语在网络上并没有特定的故事或典故,但在实际应用中,它可以与历史上的治国方略或人物事迹相结合,例如:

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以“宽猛相济”的治国策略,使得国家政治清明,经济繁荣。

北宋时期,范仲淹在担任宰相时,提倡“宽猛相济”,强调在处理政务时既要宽容,又要严厉。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处理学生违规行为时,学校领导采取了宽猛相济的策略,既给予了适当的教育和警告,又确保了纪律的严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