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ì

馈遗


拼音kuì yí
注音ㄎㄨㄟˋ 一ˊ

繁体饋遺


馈遗

词语解释

馈遗[ kuì yí ]

⒈  馈赠。

present a gift; make a present of;

引证解释

⒈  馈赠。

《史记·孝武本纪》:“人闻其能使物及不死,更馈遗之,常餘金钱帛衣食。”
《南史·萧洽传》:“洽 清身率职,馈遗一无所受,妻子不免飢寒。”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一:“到官之日,除弊政,絶馈遗。”

⒉  餽遺:赠与。餽,通“馈”。

《史记·吕不韦列传》:“安国君 及夫人因厚餽遗 子楚,而请 吕不韦 傅之。”
宋 袁褧 《枫窗小牍》卷上:“举朝文武阉寺,皆有餽遗。”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嫦娥》:“向慕之,每以餽遗阶进。”

国语辞典

馈遗[ kuì wèi ]

⒈  赠与财物。

《史记·卷二八·封禅书》:「人闻其能使物及不死,更馈遗之,常余金钱衣食。」

馈赠 赠送

分字解释


※ "馈遗"的意思解释、馈遗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第二款,是出入明宗妃子脱忽思宫闱,越分无礼;还有私受馈遗,妄作威福条诸款,亦列入奏中。

2.哪些人情世故呢?“馈遗常责报偿,且每望其溢量逾值,送礼大可生利”。


AI解释


词语“馈遗”的意思:

“馈遗”是一个汉语词汇,它由“馈”和“遗”两个汉字组成。其中,“馈”通常指赠送礼物或食物给他人;“遗”则意味着遗留、留下。结合起来,“馈遗”通常指的是赠送礼物或者遗留给后人的东西。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馈遗”的解释是:赠送礼物,遗赠。

出处:

“馈遗”一词的出处较早,可以追溯到《诗经》等古代文献。例如,《诗经·小雅·鹿鸣》中有“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的诗句,这里的“承筐是将”可以理解为接受赠送的礼物。

同义词:

赠予、赠品、馈赠、赐予、馈赠品等。

反义词:

索要、夺取、抢夺等。

相关词语:

馈赠礼、馈赠品、馈赠礼盒、馈赠物品等。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在网络上,“馈遗”这个词较少被提及,但可以联想到一些与礼物、赠予相关的故事。比如,古代的“赠剑”故事,讲的是刘备赠予关羽一柄宝剑,寓意深厚的兄弟情谊。

造句:

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他特意从远方寄来一份精心挑选的礼物,作为对家人的馈遗,表达了他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