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ào

乐道


拼音lè dào
注音ㄌㄜˋ ㄉㄠˋ

繁体樂道

乐道

词语解释

乐道[ lè dào ]

⒈  喜欢谈论。

他总津津乐道地谈论这件事。

take delight in talking about sth.; be only too glad to talk about sth.;

引证解释

⒈  乐于称道;喜欢谈论。

《公羊传·哀公十四年》:“君子曷为为《春秋》?拨乱世,反诸正,莫近诸《春秋》。则未知其为是与?其诸君子乐道 尧 舜 之道与?”
唐 韩愈 《送杨支使序》:“夫乐道人之善,以勤其归者,乃吾之心也。”
洪深 《电影戏剧的编剧方法》第二章九:“﹝旧写实主义﹞偏重于人生黑暗面的描写,而对于特殊情形的丑恶,尤为乐道。”

⒉  喜好圣贤之道。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子贡 问曰:‘富而无骄,贫而无諂,何如?’ 孔子 曰:‘可也;不如贫而乐道,富而好礼。’”
宋 韩维 《送孔先生还山》诗:“先生乐道者,於世淡无欲。”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一篇第一章第三节:“你顺从天子的时候,便可以有寿,有富,有康宁,有乐道的余暇。”

⒊  喜欢修道。

《宋史·隐逸传上·种放》:“独 放 与母俱隐 终南 豹林谷 之 东明峯,结草为庐,仅庇风雨……母亦乐道,薄滋味,善辟穀。”
《四游记·灵耀大闹琼花会》:“却説 华光 杀退 邓化,走下中界,望见前面有一名山,原来是 朝真山 洪玉寺,寺内乃是 火炎王光佛,在那里修行乐道。”

国语辞典

乐道[ lè dào ]

⒈  很高兴谈论到某事物。

如:「美妙往事,他至今仍津津乐道。」

⒉  以守道为乐。

如:「安贫乐道」。

分字解释


※ "乐道"的意思解释、乐道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造句


1.他童年时分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故事之一是:当他只有四、五岁大的时候,他发现了一个磁铁指南针。

2.这里自然风光旖旎,人文景观丰富,还有那祖祖辈辈居住在这里的山民津津乐道的美妙传说。

3.他们的心意全然地专注于"我",他们的生命全然地臣服于"我",他们彼此相互启迪,津津乐道"我"神圣的荣耀,完全满足,他们享受着超然的天福极乐。

4.这都被那些英雄情节浓重尤其是荣誉感比生命更珍贵的骑士所津津乐道,而埃里克就给他们这样一个机会惺惺相惜。

5.在中国,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

6.只对权力津津乐道,动不动以权威压人,不体察下层,也不尊重事实,就会使下级在服从中滋长不满情绪,这样事情也不可能力好。

7.老王一生安贫乐道,与人无争,过着平平淡淡的生活。

8.作为人类摄影的一个重要分支,立体摄影从其诞生到现在的一百多年里,始终被不拘泥于二维空间的摄影者所津津乐道。

9.安贫乐道,在现代人眼中颇有些不思进取的味道。在如此激烈的竞争面前,每个人都在努力发展着自己的事业,收入多少、职位高低,似乎成了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志。

10.她说起土人如何堕落的时候,嗓门高亢,全无掩饰,却带着一种津津乐道而又慷慨激昂的嫌恶神情。


AI解释


词语“乐道”的意思:

“乐道”指的是对某种道理、主张或信仰感到快乐和满足,乐于遵循和实践。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对“乐道”的解释可能涉及对道(道德、道义、道理)的尊重和追求,以及因此产生的快乐心情。

出处:

“乐道”这个词语的具体出处难以考证,但它在古代文献中经常出现,表明它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词汇。

同义词:

乐善好施

喜于行善

欣然从善

反义词:

忧道

悲观厌世

漠视道义

相关词语:

道德

道义

道德观

道德修养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乐道”的故事或典故可能包括对道德和信仰的坚守,如古代圣贤对道的追求,或现代社会中人们为了理想和信念不懈奋斗的故事。

用这个词语造句:

他从小就乐道于助人为乐,总是乐于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他的善举受到了周围人的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