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áncái

怜才


拼音lián cái
注音ㄌ一ㄢˊ ㄘㄞˊ

繁体憐才

怜才

词语解释

怜才[ lián cái ]

⒈  爱惜人才。

⒉  爱慕有才华的人。

引证解释

⒈  爱惜人才。

唐 杜甫 《不见》诗:“不见 李生 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唐 温庭筠 《秘书省有贺监知章草题诗因有作》诗:“越 溪渔客 贺知章,任达怜才爱酒狂。”

⒉  爱慕有才华的人。

清 李渔 《玉搔头·情试》:“那民间女子遇着个贫贱书生,或是怜才,或是鑑貌,与他一笑留情,即以终身相许。”
清 青阁居士 《<续板桥杂记>叙》:“侠妓自豪,原知慕义;儒姬尔雅,定解怜才。”

国语辞典

怜才[ lián cái ]

⒈  爱惜人才。

唐·杜甫〈不见〉诗:「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分字解释


※ "怜才"的意思解释、怜才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才子遇才子,每有怜才之心;美人遇美人,必无惜美之意。我愿来世托生为绝代佳人,一反其局而后快。


AI解释


词语“怜才”的意思是指对有才华的人表示同情和爱惜。

康熙字典解释:

怜才,爱惜人才也。见《汉书·扬雄传》。

出处:

“怜才”一词最早见于《汉书·扬雄传》。扬雄是西汉末年的一位文学家,他因为才华横溢而受到当时皇帝的赏识,后来“怜才”一词便用来形容对有才华的人的赏识和爱护。

同义词:

爱才、惜才、重才、赏才

反义词:

埋没人才、不识人才、轻视人才

相关词语:

人才、英才、贤才、俊才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一个著名的网络故事是“刘备三顾茅庐”,讲述的是刘备为了寻找有才华的诸葛亮,三次亲自拜访他,最终感动了诸葛亮,使他出山辅佐刘备。这个故事体现了对人才的“怜才”之情。

造句:

这位校长对学生的才华非常怜才,总是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特长,为学校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