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ángcǎo

粮草


拼音liáng cǎo
注音ㄌ一ㄤˊ ㄘㄠˇ

繁体糧草
词性名词

粮草

词语解释

粮草[ liáng cǎo ]

⒈  粮秣、草料等军需物资。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army provisions; rations and fodder; provisions and fodder;

引证解释

⒈  军用的粮食与草料。

《宋史·食货志三》:“即今所在粮草尽乏,漕臣计无所出,文移指空而已。”
《三国演义》第三十回:“却説 曹操 守 官渡,自八月起,至九月终,军力渐乏,粮草不继。”
老舍 《四世同堂》二三:“军队的活动,不能只仗着几个命令;军队需要粮草、服装、运输工具,和怎样以最少的士兵取得最大的胜利。”

国语辞典

粮草[ liáng cǎo ]

⒈  军中人、马所吃的粮食与草料。也作「粮秣」。

《三国演义·第七回》:「袁绍屯兵河内,缺少粮草。冀州牧韩馥,遣人送粮以资军用。」
《儒林外史·第三九回》:「带二百兵,每人身藏枯竹一束,到他城西僻静地方,爬上城去,将他堆贮粮草处所放起火来。」

分字解释


※ "粮草"的意思解释、粮草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吕布兵锋虽锐,但若找不到对手,岂不是空耗钱粮?大王可以暂弃安夷,率领部下族人退入西边苦寒之地!吕布久寻对手不着,定然粮草不济,不得不班师。

2., 郑成功之前已经让黄恺在安平、石井收集粮草了,在誓师大会上四方百姓送粮食者,不计其数。

3.哼,一个下人之言,岂可轻信?那不知道大哥你试出了什么?无双这下人,我用得十分舒心,从不克扣‘黑电’粮草,把黑电伺候的很好。

4.第二日,刘备升帐,让关羽、张飞各统领八千精兵、一万屯田兵,准备了十日粮草,浩浩荡荡朝许昌杀扑过去。

5.兵藏武库,马入华山兵荒马乱兵慌马乱伯乐相马兵马不动,粮草先行。

6.在平常的日子里,修建自己精神的粮仓,储蓄应付巨变的粮草。一旦精神的灾难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降临时,女人才不会崩溃。毕淑敏

7.在平常的日子里,修建自己精神的粮仓,储蓄应付巨变的粮草。一旦精神的灾难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降临时,女人才不会崩溃。

8.刘璋心下甚是欢喜,多多供给粮草辎重,自转回成都,以为安如泰山。

9.这座小小的城池已被敌人包围起来,内无粮草,外无救兵,已经是危如累卵!

10.秣陵,是南京历史上的一个别称,过去的观点认为,秦始皇为了压制金陵王气,贬低金陵,将“金陵”改为“秣陵”,“秣”是军马粮草的意思。


AI解释


词语“粮草”指的是军粮和草料,特指供应军队使用的粮食和牲畜饲料。在古代战争中,粮草是军队生存和战斗力的重要保障。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对“粮草”的解释为:“军粮也。草,马之食也。”

出处:

“粮草”这个词语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军事文献,它在《孙子兵法》等军事著作中有所体现。

同义词:

军粮、草料、军需、军资、物资

反义词:

荒芜、匮乏、空乏

相关词语:

后勤、补给、战马、兵马、军务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一个与“粮草”相关的典故是《三国演义》中的“草船借箭”。在这个故事中,诸葛亮为了解决军队箭矢不足的问题,利用草船借箭的策略,从曹操军队那里成功借到了大量箭矢,从而保证了军队的战斗力。

造句:

在古代战争中,后勤部队负责运送粮草,确保军队的战斗力不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