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liǎng dāng kǎi
注音ㄌ一ㄤˇ ㄉㄤ ㄎㄞˇ
繁体兩當鎧
⒈ 保护胸、背的铠甲。
⒈ 保护胸、背的铠甲。
引《北堂书钞》卷一二一引 三国 魏 曹植 《上先帝赐铠表》:“先帝赐臣……两当鎧一领。”
《初学记》卷二二引 晋 庾翼 《与慕容皝铠书》:“邓百川 昔送此犀皮两当鎧一领,虽不能精好,復是异物,故復致之。”
词语“两当铠”指的是古代一种铠甲,其特点是前后两面都有防护,可以同时保护身体的前后部分。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对“两当铠”的解释为:“两当铠,铠甲也,前后两当,故曰两当铠。”
出处:
“两当铠”一词最早见于《三国志》中,描述了古代战争中使用的铠甲。
同义词:
两当甲
前后当甲
反义词:
单当铠(只保护一面)
相关词语:
铠甲
铁甲
甲胄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两当铠”在网络上并没有特别著名的故事或典故,但在一些历史爱好者的讨论中,可能会被提及,用以形容古代战争的装备。
造句:
在古代战场上,士兵们身着两当铠,英勇无畏地冲锋陷阵,保卫家园。
通过这个造句,我们可以看到“两当铠”在句子中作为名词使用,描述了古代士兵所穿的铠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