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áodōng

辽东


拼音liáo dōng
注音ㄌ一ㄠˊ ㄉㄨㄥ

繁体遼東
词性名词

辽东

词语解释

辽东[ liáo dōng ]

⒈  辽河以东的地区,即辽宁省的东部和南部。明朝在现在辽宁省境内设辽东都指挥使,防守边境。

eastern and southern parts of Liaoning province;

引证解释

⒈  指 辽河 以东的地区,今 辽宁省 的东部和南部。 战国、秦、汉 至 南北朝 设郡。解放后(1949年)设省,1954年撤销,与 辽西省 合并复设 辽宁省。

《史记·匈奴列传》:“燕 亦筑长城,自 造阳 至 襄平。置 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郡 以拒 胡。”
南朝 宋 袁淑 《效曹子建乐府白马篇》:“讯此倦游士,本家自 辽东。”
宋 贺铸 《丛台歌》:“彷徨华表不忍去,岂独 辽东 丁令威。”
明 王鏊 《震泽长语·食货》:“北边自 敦煌 至 辽 东万一千五百餘里,故有吏卒数千人,虏不能攻。”

国语辞典

辽东[ liáo dōng ]

⒈  郡名。秦置。位于今辽宁省东南部,辽河以东的区域。

分字解释


※ "辽东"的意思解释、辽东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造句


1., 王爷,此时辽东兵强马壮,据说公孙康还从中原请来许多能人,眼下切不可与其反目。

2.,当年唐军久攻不下的安市城在三征辽东的战争中,守城将领弃城东逃,唐军兵不血刃,垂手而得。

3.他们或被安置在辽东,被唐朝廷利用来镇抚亡国之民,或作为番将,凭军功辗转进入禁军系统。

4., 启禀王爷,辽东公孙家如今兵强马壮,其志不小,我高句丽眼下只可与之结盟交好,万勿反目,否则必招灾祸。

5.大连是我国北方年轻的港口、工业、商贸和旅游城市,她位于辽东半岛的最南端,被黄海、渤海所环抱,气候宜人,是座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沿海开放城市。

6.今我国当创巨痛深之会,英、美皆作壁上观,独俄人仗义执言,邀同德、法,使日本还我辽东,复为我贷银作保。

7.当下回府便想明日上奏甄儒所言,忽闻辽东之事,盖苏文弑君篡位,滥杀大臣,暴虐其民,侵凌邻国。

8.曾于辽东避难,后助北海相孔融对抗黄巾管亥,善用勇略,为孔融联结平原相刘备,击溃贼众,声名更噪。

9.辽东半岛犬牙交错的新战场正在逐渐形成,葫芦岛的北方军参谋本部为此调动部队,补充弹药,呼叫空中增援,忙得不可开交。

10.黄巾叛乱时来到辽东避难,田富发现辽东一带胡汉混杂,互市往来频繁,有利可图,于是做起商贾买卖。


AI解释


词语“辽东”的意思:

“辽东”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地理名词,指的是位于中国东北部的一个地区。在古代,辽东是辽东郡的简称,其范围大致包括今天的辽宁省东部地区。辽东地区因辽河而得名,历史上曾是多个民族和政权争夺的焦点。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对于“辽东”的解释是:“辽东,古郡名。在今辽阳东北,辽河之东。”

出处:

辽东作为一个地理名词,其出处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地理文献。在《汉书·地理志》等古代地理书籍中,都有关于辽东的记载。

同义词:

辽东的同义词较少,一般直接使用“辽东”这个名称。

反义词:

辽东的反义词较少,可以考虑使用与地理位置相对的词语,如“辽西”、“辽南”等。

相关词语:

辽河、辽阳、辽东半岛、辽东郡、辽东道、辽东军、辽东卫、辽东行省等。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辽东地区历史悠久,有关辽东的故事和典故较多,以下是一个简单的例子:

相传在辽东地区,有一位名叫苏武的将军,他在汉朝时期被匈奴俘虏,被流放到辽东。在辽东,苏武历经艰辛,但始终坚守汉朝的节操,最终被汉朝使臣救回。这个故事体现了苏武的忠诚和坚韧,也成为了辽东地区的一个著名典故。

用这个词语造句:

辽东的夏日,海风轻拂,景色宜人,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