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巴


拼音lì bā
注音ㄌ一ˋ ㄅㄚ

力巴

词语解释

力巴[ lì bā ]

⒈  亦作“力把”。方言。指笨手笨脚的人。指外行。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力把”。

⒉  方言。指笨手笨脚的人。

《儿女英雄传》第六回:“女子见这般人浑头浑脑,都是些力巴。”
邓友梅 《别子,濑户内海》十二:“虎子 一下子感到自己长大了一大截,不再是个自顾自的小力巴了。”

⒊  指外行。

《儿女英雄传》第十一回:“行家莫説力把话,你难道没带着眼睛,还要问‘却是为何’!”
韦君宜 《我们的老高》:“我们谁也没怎么干过这,捆的力巴(外行的意思),结果押到半道上被他把绳子不知怎么磨蹭的挣散了。”

国语辞典

力巴[ lì ba ]

⒈  北平方言。指外行。也作「力把」、「劣把」。

分字解释


※ "力巴"的意思解释、力巴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力巴”:

意思:

“力巴”是一个方言词汇,尤其在北方方言中较为常见,它通常指的是一种劳动工具,如一种用于挖掘、装载的杠杆工具,或者是从事体力劳动的人。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并没有收录“力巴”这个词语,因此无法提供直接的康熙字典解释。

出处:

“力巴”这个词语的具体出处不明,它可能源自民间口语,随着时间的流传而逐渐形成。

同义词:

劳力

工人

劳动者

反义词:

劳逸

闲散

相关词语:

劳动

体力

工具

疲劳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由于“力巴”主要是一个方言词汇,与它的相关网络故事或典故相对较少,可能更多地体现在地方性的传说或民间故事中。

用这个词语造句:

小明是一个力巴,每天都要在工地上辛勤劳作,为家庭挣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