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兵秣马

词语解释
励兵秣马[ lì bīng mò mǎ ]
⒈ 语出《左传·僖公三十三年》:“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谓磨好刀枪,喂饱战马,准备战斗。
引证解释
⒈ 参见“厉兵秣马”。参见“厉兵秣马”。
引语出《左传·僖公三十三年》:“郑穆公 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
谓磨好刀枪,喂饱战马,准备战斗。 《水浒传》第九四回:“山士奇 到 壶关,知 盖州 失守,料 宋 兵必来取关,日日励兵秣马,準备迎敌。”
明 陈子龙 《通敌·权宜疏》:“镇臣 刘云佐 与臣言,愿励兵秣马与敌驰角。”
国语辞典
励兵秣马[ lì bīng mò mǎ ]
⒈ 磨利兵器,喂饱马匹。指完成作战准备。唐·陈子昂〈为建安王与辽东书〉:「请都督励兵秣马,以待此期。」也作「厉兵秣马」。
引《水浒传·第九四回》:「知盖州失守,料宋兵必来取关,日日励兵秣马,淮备迎敌。」
分字解释
※ "励兵秣马"的意思解释、励兵秣马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王兴于室,励兵秣马;风卷狂沙,兵临城下;与子携行,修我兵甲,气贯长虹,金戈铁马。
AI解释
词语“励兵秣马”的意思:
“励兵”指的是激励士兵,增强他们的战斗力;“秣马”是指喂饱战马,准备它们作战。因此,“励兵秣马”整体意思是指准备战争,积极做好军事准备。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没有直接收录“励兵秣马”这个词语,但根据其构成部分,“励”在康熙字典中的解释为“勉励,激励”,“兵”指军队,“秣”指喂马,“马”指马匹。结合起来,“励兵秣马”可以理解为激励军队,喂饱战马,为战争做准备。
出处:
“励兵秣马”这个成语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吾闻晋侯将励兵秣马,将以伐郑。”这里的“晋侯”指的是晋国的君主,他准备激励军队并喂饱战马,准备攻打郑国。
同义词:
兵强马壮
鼓舞士气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反义词:
偃旗息鼓
解甲归田
马放南山
相关词语:
兵马俑
剑拔弩张
炮火连天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励兵秣马”通常与战争准备或军事行动有关,在网络故事或典故中,可能会被用来形容某个国家或组织在准备进行重大行动前的紧张准备阶段。
用这个词语造句:
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挑战,公司开始励兵秣马,加强团队建设和员工培训,以确保项目能够顺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