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甲

词语解释
里甲(裏甲)[ lǐ jiǎ ]
⒈ 明州县统治的基层单位;后转为明三大徭役(里甲、均徭、杂泛)名称之一。《明史·食货志一》:“洪武十四年,诏天下编赋役黄册,以一百十户为一里,推丁粮多者十户为长,余百户为十甲,甲凡十人。岁役里长一人,甲首一人,董一里一甲之事。先后以丁粮多寡为序,凡十年一周,曰'排年'……每十年有司更定其册,以丁粮增减而升降之。”起初里长、甲首负责传达公事、催征税粮;以后官府聚敛繁苛,凡祭祀、宴飨、营造、馈送等费,都要里甲供应。
引证解释
⒈ 明 州县统治的基层单位;后转为 明 三大徭役(里甲、均徭、杂泛)名称之一。起初里长、甲首负责传达公事、催征税粮;以后官府聚敛繁苛,凡祭祀、宴飨、营造、馈送等费,都要里甲供应。
引《明史·食货志一》:“洪 武十四年,詔天下编赋役黄册,以一百十户为一里,推 丁 粮多者十户为长,餘百户为十甲,甲凡十人。岁役里长一人,甲首一人,董一里一甲之事。先后以丁粮多寡为序,凡十年一周,曰‘排年’……每十年有司更定其册,以丁粮增减而升降之。”
分字解释
※ "里甲"的意思解释、里甲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里甲”:
意思:在中国古代,里甲是户籍制度中的基层单位,一个里甲通常由一百户组成,负责管理户籍、征发徭役等事务。里甲制度是明代至清代的一种户籍管理制度,与今天的居民委员会有相似之处。
康熙字典解释:康熙字典中没有直接解释“里甲”,但可以参考《辞海》等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
出处:《明史·食货志》中提到里甲制度。
同义词:乡里、保甲等。
反义词:无特定反义词。
相关词语:户籍、徭役、乡绅、保甲制等。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由于“里甲”属于历史词汇,网络上没有特别著名的与之直接相关的现代故事或典故。
造句:
在明清时期,里甲制度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征发徭役起到了重要作用。
补充:由于“里甲”属于历史词汇,以下造句仅作示例,实际使用时请根据具体语境调整。
例句:
在明朝的里甲制度下,村民们需要按照户籍登记,承担国家分配的徭役。
相关词语
- lǐ dì里递
- lǐ xuǎn里选
- xuě lǐ qīng雪里青
- qiān lǐ mìng jià千里命驾
- liú lǐ liú qì流里流气
- lǐ wū里巫
- lǐ shǒu里手
- tóng lǐ同里
- lǐ xiàng里向
- lǐ lì里吏
- lǐ rén里人
- nà lǐ那里
- gǔ lǐ jiǎ古里甲
- gǔ lǐ jiǎ古里甲
- hòu lǐ tóu后里头
- lǐ fù里妇
- lǐ lòng里弄
- lǐ bù里布
- tǔ lǐ tǔ qì土里土气
- dǐ lǐ底里
- wō lǐ duǒ窝里朵
- lǐ qí里耆
- méi lǐ méi wài没里没外
- lǐ lǎo里老
- lǐ shǒu里首
- dié lǐ dié xié蹀里蹀斜
- xiē lǐ xiē sōng歇里歇松
- bèi lǐ被里
- chéng lǐ rén城里人
- xū lǐ虚里
- shí lǐ bái时里白
- dì lǐ guǐ地里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