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厉精图治厉精图治的意思
jīngzhì

厉精图治


拼音lì jīng tú zhì
注音ㄌ一ˋ ㄐ一ㄥ ㄊㄨˊ ㄓˋ

成语解释 厉精图治

繁体厲精圖治

厉精图治

词语解释

厉精图治[ lì jīng tú zhì ]

⒈  振奋精神,力图治理好国家。

引证解释

⒈  振奋精神,力图治理好国家。

《宋史·神宗纪赞》:“厉精图治,将大有为。”
《清史稿·礼志七》:“请一月三朝,以副厉精图治至意。”

国语辞典

厉精图治[ lì jīng tú zhì ]

⒈  发愤图强,力求有所作为。也作「厉精求治」、「励精图治」、「励精求治」。

《宋史·卷一六·神宗纪·赞曰》:「不治宫室,不事游幸,厉精图治,将大有为。」
《清史稿·卷八八·礼志七》:「请一月三朝,以副厉精图治至意。」

分字解释


※ "厉精图治"的意思解释、厉精图治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厉精图治”的意思是指严肃认真、精心细致地规划治理国家,形容一个领导者致力于国家政治的整顿和发展。

康熙字典解释:

“厉”字有严格、严厉的意思,“精”字指精细、精密,“图”字是谋划、计划的意思,“治”字是治理、管理。整个词语结合起来,意味着领导者要以严谨的态度和精细的计划来治理国家。

出处:

这个成语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左传·昭公二十年》,原文是“厉精图治,以敬天常,以顺人心,则政必大定。”这里的“厉精图治”是形容周昭王勤勉治理国家的态度。

同义词:

精诚治国、励精图治、勤政爱民

反义词:

怠政、玩忽职守、昏庸无能

相关词语:

政通人和、国泰民安、励精图治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没有特定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但“厉精图治”这个词语常被用来赞扬历史上的贤明君主,如康熙皇帝,他在位期间励精图治,使清朝进入了一个相对繁荣的时期。

用这个词语造句:

为了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新一届政府领导人提出了“厉精图治”的口号,决心带领全国人民共创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