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ìng

另册


拼音lìng cè
注音ㄌ一ㄥˋ ㄘㄜˋ

繁体另冊
词性名词

另册

词语解释

另册[ lìng cè ]

⒈  旧时地方上人口册分为正册和另册,良民记入正册,不是良民记入另册(跟“正册”相对)

the other register,a Qing Dynasty census book for listing disreputable people;

引证解释

⒈  清 代用以登记不入流品者的户口册。

毛泽东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打倒土豪劣绅,一切权力归农会》:“前 清 地方造丁口册,有正册、另册二种,好人入正册,匪盗等坏人入另册。现在有些地方的农民便拿了这事吓那些从前反对农会的人:‘把他们入另册!’”

⒉  比喻置于不重要的地方。

《经济日报》1984.10.13:“要使‘第三产业’进一步发展,就需要从政策上解决一系列问题,使发展‘第三产业’有‘名’有‘利’。不要让‘第三产业’入另册。要进一步把‘第三产业’放开。”

分字解释


※ "另册"的意思解释、另册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另册”的意思:

“另册”是一个汉语词汇,原指古代官府对特殊人群或特殊事件进行登记的册子。在现代汉语中,它通常用来比喻对某些特殊对象或特殊情况进行特别对待或记录。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并没有直接收录“另册”一词,但根据“册”字的解释,可以推测“另册”可能指的是一种特殊的记录册子。

出处:

“另册”的用法没有确切的出处,它可能起源于古代的官方记录方式,后来逐渐演变成现代汉语中的比喻用法。

同义词:

特别记录

特殊档案

异类记录

反义词:

正册

常规记录

相关词语:

登记

录入

档案

目录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另册”在网络故事或典故中并不常见,但可以想象一些场景,比如某人在某个比赛中因为某些原因被列入“另册”,意味着他与其他参赛者不同,受到特别对待。

用这个词语造句:

这个罪犯因为特殊原因被列入了警方的“另册”,警方对其进行了特别监控。

以下是一个更具体的例子:

由于他在工作中表现异常,公司决定将他列入“另册”,对他进行更加严格的考核和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