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兰

词语解释
林兰[ lín lán ]
⒈ 花名。或曰栀子的别名。
⒉ 木兰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一·木兰》。
⒊ 石斛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九·石斛》。
引证解释
⒈ 花名。或曰梔子的别名。
引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水香送秋而擢蒨,林兰近雪而扬猗。”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三·卮子》:“卮,酒器也。卮子象之,故名。俗作栀……佛书称其花为薝卜, 谢灵运 谓之林兰, 曾端伯 呼为禪友。或曰:薝卜金色,非卮子也。”
⒉ 木兰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一·木兰》。
⒊ 石斛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九·石斛》。
分字解释
※ "林兰"的意思解释、林兰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林兰”的意思:
“林兰”通常指的是成片的树林和兰花,比喻美好的自然环境或景色。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林兰”条目解释为:“林,树丛也;兰,香草也。林兰,谓树林与兰花也。”
出处:
“林兰”这个词语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多次出现,如《楚辞·离骚》中有“林兰为之羞”的句子。
同义词:
1. 林苑
2. 花林
3. 兰苑
反义词:
1. 荒野
2. 荒漠
3. 荒凉
相关词语:
1. 林荫
2. 兰草
3. 林涛
4. 兰香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在网络上,没有特别著名的与“林兰”直接相关的典故或故事,但可以联想到一些以自然景色为主题的诗词、画作等,如宋代诗人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中有“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的诗句,描绘了春日江边的林兰景色。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春日的林兰间,微风轻拂,花香四溢,让人心旷神怡。
相关词语
- shù lín树林
- mǐ lán米兰
- ā mù lín阿木林
- dōng lín东林
- huā mù lán花木兰
- lín lín zǒng zǒng林林总总
- mù lán木兰
- zào lín造林
- hù lù lín护路林
- shí lín石林
- lín mù林木
- lán cǎo兰草
- hé lán荷兰
- rú lín儒林
- bó lín柏林
- yuán lín园林
- guàn mù lín灌木林
- chūn lán春兰
- lán xiāng兰香
- lán zhú tú兰竹图
- lán dū兰阇
- dōu bó lín都柏林
- gǔ lán jīng古兰经
- sī lǐ lán kǎ斯里兰卡
- lán huā兰花
- lán fāng兰芳
- lán zhǐ兰芷
- lán yá兰芽
- zhí shù zào lín植树造林
- diào lán吊兰
- lán zhī兰芝
- yī lán伊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