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úqiú

流求


拼音liú qiú
注音ㄌ一ㄡˊ ㄑ一ㄡˊ

流求

词语解释

流求[ liú qiú ]

⒈  即台湾。即琉球。今琉球群岛。

引证解释

⒈  即 台湾。东汉、三国 时称为 夷洲,隋 改称 流求,一直沿用到 宋 元。明 中叶后称 北港、东番,末年始称 台湾。一说,古之 流求 即今 琉球群岛 而非 台湾。参阅 梁嘉彬 《宋诸蕃志流求国毗舍耶国逐句考证》。

《北史·流求传》:“流求国 居海岛,当 建安郡 东,水行五日而至。土多山洞……﹝ 隋 大业 六年﹞帝遣武賁郎将 陈稜 朝请大夫 张镇州 率兵自 义安 浮海至 高华屿,又东行二日……又一日,便至 流求。”

⒉  即 琉球。今 琉球群岛。日本 西南部岛群。

清 李慈铭 《越缦堂读书记·采硫日记》:“时当 康熙 初年, 郑 氏甫平,而其言 臺湾 之不可弃,有曰外藩之覬覦此土者, 流求、安南、日本 俱不足虑,惟红毛最狡黠,战舰最精,火器最利,又为西洋人,用西洋阴鷙,其意不可测,幸远隔重洋,未遽为患,若得此地,则不可制矣。”

分字解释


※ "流求"的意思解释、流求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流求”在现代汉语中已经较少使用,它有多重含义:

意思:

1. 指流浪;漂泊。

2. 古代地名,即今天的琉球群岛。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关于“流”的解释有:

流:行也。从水,刀声。

求:请也。从爪,爪取也。

“流求”在字典中可能没有直接解释,但根据上述解释,可以推测其含义可能是流浪到某个地方寻求安身之所。

出处:

“流求”一词最早见于古代文献,但具体出处难以考证。

同义词:

流离

流落

漂泊

反义词:

安定

稳定

相关词语:

流浪者

流民

漂泊者

流亡者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由于“流求”较为冷门,没有广为人知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造句:

1. 他因为家道中落,不得不开始了流求生涯。

2. 那个年代的流求者,往往是为了生存而四处奔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