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ùshǔ

六署


拼音liù shǔ
注音ㄌ一ㄡˋ ㄕㄨˇ

六署

词语解释

六署[ liù shǔ ]

⒈  南朝齐尚书左右仆射、左右丞所领导的六个官署。

引证解释

⒈  南朝 齐 尚书左右仆射、左右丞所领导的六个官署。参阅《南齐书·百官志》。

《资治通鉴·齐明帝建武三年》:“上躬亲细务,纲目亦密;於是郡县及六署、九府常行职事,莫不启闻,取决詔敕。”
胡三省 注:“按 萧子显 《齐志》:六署者,尚书左右僕射、左右丞所通署除署、功论、封爵、贬黜、八议、疑讞六案也。”

分字解释


※ "六署"的意思解释、六署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六署”指的是古代官署的统称,通常指中央政府中负责不同职能的六个主要部门。在古代中国,六署是指六个具体的官署,它们的职责范围涵盖了军事、财政、司法、礼仪、监察等多个方面。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对于“六署”的解释可能是指六部中的六个主要官署,如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出处:

“六署”这个词语的出处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官制。在不同的朝代,六署的具体设置和职能可能有所不同,但总体上是指中央政府的六大主要部门。

同义词:

六部

中央六部

六曹

反义词:

无特定反义词,因为“六署”是一个指代中央政府主要部门的词语。

相关词语:

官署

官职

官制

中央政府

部省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六署”的网络故事或典故可能不多,因为这是一个较为专业和历史的词语。不过,可以联想到的是,在古代,六署的官员们各司其职,共同维护国家的稳定和发展。

造句:

在古代,六署的官员们不仅要处理繁重的政务,还要应对各种复杂的内外事务,因此他们的工作压力相当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