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石窟

词语解释
龙门石窟[ lóng mén shí kū ]
⒈ 在河南省洛阳市南伊河两岸龙门山(西山)和香山(东山)。开凿于北魏迁都洛阳前后,延续至唐代。以唐代开元以前最多。现存石窟一千三百五十二个、佛龛七百八十五个、造像十万尊。主要洞窟有潜溪寺、宾阳三洞、万佛洞、莲花洞、奉先寺、古阳洞、看经寺等,尤以奉先寺卢舍那佛(高1714米)最著名。与大同云冈石窟和敦煌莫高窟并称中国三大石窟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引证解释
⒈ 中国 著名石窟。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分布在 河南 洛阳 城南 伊水 入口处两岸的 龙门山 ( 西山 )和 香山 ( 东山 )。开凿于 北魏 太和 十八年(公元494年)迁都 洛阳 后,至 唐 代,历时四百馀年。以 唐 代 开元 (公元713年-741年)以前的最多。现存石窟1,352个,龛785个,造像97,000馀尊,题记3,860种。雕刻刀法圆纯精致,佛像表情生动。后因遭受帝国主义分子的破坏,较小佛像十之八九都失去了头部,著名的两块《帝后礼佛图》浮雕也被盗走。解放后设立龙门保管所,进行修整和保管。也称 伊阙 石窟。
国语辞典
龙门石窟[ lóng mén shí kū ]
⒈ 我国著名的石窟之一。分布于河南省洛阳城南伊水入口处两岸的龙门山和香山。石窟自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开凿,延至唐代,历时四百多年。雕刻刀法圆熟细腻,佛像表情自然生动。
分字解释
※ "龙门石窟"的意思解释、龙门石窟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见过龙门石窟的宏伟雕像者,无不赞叹只有艺高胆大的人才能创造出这样的杰作。
2.这些造像雕琢时间介于大同云冈石窟和洛阳龙门石窟之间,气势宏伟,栩栩如生,威仪凛然,给石马寺增添了几分威严和庄重。
3.奉先寺是龙门石窟中艺术最精湛、规模最宏伟的摩崖佛龛.
4.见过龙门石窟的宏伟雕像者,无不赞叹只有艺高胆大的人才能创造出这样的杰作。
AI解释
词语“龙门石窟”的意思:
龙门石窟是中国著名的古代石窟艺术宝库之一,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它始建于北魏时期,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宋等朝代的扩建和雕刻,现存洞窟2345个,造像10万余尊,是中国石刻艺术的重要代表。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并未直接收录“龙门石窟”这个词语,但可以理解为“龙门”指代洛阳市的龙门山,“石窟”指代山上的石窟群。康熙字典中对于“龙门”有解释:“龙门,山名,在河南洛阳。”
出处:
龙门石窟最早可追溯到北魏时期,具体出处是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
同义词:
洛阳市石窟、洛阳石窟、龙门山石窟
反义词:
无直接反义词,但可以理解为与石窟艺术无关的其他建筑或景观。
相关词语:
石窟艺术、佛教文化、石刻艺术、北魏文化、洛阳文化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龙门石窟有一个著名的传说,相传在北魏时期,有一位名叫达摩的高僧,他来到龙门山,看到这里山清水秀,风景优美,便决定在此地修行。达摩高僧在山间开凿石窟,雕刻佛像,以弘扬佛法。这个传说使得龙门石窟更加神秘和传奇。
用这个词语造句:
我国著名的龙门石窟,以其精湛的雕刻技艺和丰富的佛教文化内涵,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参观。
相关词语
- shí yóu石油
- mén kǒu门口
- dà lǐ shí大理石
- qīng shí青石
- huǒ lóng火龙
- shēng mén声门
- wú mén无门
- yù shí玉石
- guān mén关门
- mén kǎn门槛
- shí zǐ石子
- huà shí化石
- shàng mén上门
- bā lì mén巴力门
- lóng dōng龙东
- mù huà shí木化石
- shí yóu石尤
- mén zhǔ门主
- hù shēn lóng护身龙
- chū mén出门
- shí èr mén十二门
- mǒu mén某门
- hòu mén后门
- lǐ kū理窟
- lóng zhū龙珠
- ní lóng尼龙
- shí qiáo石桥
- yú lóng bǎi biàn鱼龙百变
- bào shí抱石
- mén jìn门禁
- léi mén雷门
- tóng mén同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