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üè

掳掠


拼音lǔ lüè
注音ㄌㄨˇ ㄌㄩㄝˋ

繁体擄掠
词性动词


掳掠

词语解释

掳掠[ lǔ lu è ]

⒈  抢劫;劫夺。

只因那院里失了火,你这厮,趁哄掳掠,盗了来。——《西游记》

loot; pillage; sack;

引证解释

⒈  俘虏人口和抢劫财物。

《东观汉记·冯异传》:“更始 诸将,纵横暴虐,所至掳掠,百姓失望。”
晋 葛洪 《抱朴子·微旨》:“强取强求,掳掠致富。”
《古今小说·吴保安弃家赎友》:“原来南蛮从无大志,只贪图中国财物。掳掠得 汉 人,都分给与各洞头目。”
瞿秋白 《乱弹·狗样的英雄》:“老百姓对于屠杀焚烧奸淫掳掠的故事,都已经看得不要看。”

国语辞典

掳掠[ lǔ lüè ]

⒈  强行抢夺财物或人口。

《三国演义·第一五回》:「及策军到,并不许一人掳掠,鸡犬不惊,人民皆悦。」

抢劫 洗劫

分字解释


※ "掳掠"的意思解释、掳掠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多年来他们抱着同一宗旨做大案:不**掳掠,也不伤天害理。

2.入侵的敌人**掳掠,无所不为,世界上爱好和平的各界人士不无义愤填膺,予以严斥。

3.入侵的敌人**掳掠,无所不为,世界上爱好和平的各界人士无不义愤填膺,予以严斥。

4.万军之耶和华说,在显出荣耀之后,差遣我去惩罚那掳掠你们的列国。摸你们的,就是摸他眼中的瞳人。

5., 入侵的敌人**掳掠,无所不为,世界上爱好和平的各界人士不无义愤填膺,予以严斥。

6., 入侵的敌人**掳掠,无所不为,世界上爱好和平的各界人士无不义愤填膺,予以严斥。

7., 入侵的敌人**掳掠,无所不为,世界上爱好和平的各界人士无不义愤填膺,予以严斥。

8., 入侵的敌人**掳掠,无所不为,世界上爱好和平的各界人士不无义愤填膺,予以严斥。


AI解释


词语“掳掠”的意思:

“掳掠”是一个汉语词汇,指的是抢劫、劫掠、掠夺财物。通常用于形容强盗、军队等非法夺取他人财物或财产的行为。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对“掳掠”的解释为:“掳,夺也。掠,劫也。掳掠,劫夺财物也。”

出处:

“掳掠”一词的出处较难确切定位,但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常有所见,如《诗经》中有“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彼君子兮,不掳兮”的句子,意为那位君子不贪婪不抢掠。

同义词:

抢劫、劫掠、掠夺、洗劫、劫夺、劫掠、劫取、夺掠等。

反义词:

捐赠、赠送、施舍、馈赠、捐献、贡献等。

相关词语:

掳获、掳走、掳夺、掳掠者、劫财、劫掠行为等。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西游记》中,孙悟空曾因被妖精掳走而被迫与之斗争,最终成功解救唐僧的故事。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古代,许多战乱时期,军队四处掳掠,给百姓带来了极大的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