卤莽

词语解释
卤莽[ lǔ mǎng ]
⒈ 粗率冒失,不郑重。
例不宜卤莽。——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英hot-headed; rash; rough; rude;
⒉ 指荒草,也指荒芜。
英waste;
引证解释
⒈ 荒地上的野草。
引《文选·扬雄<长杨赋>》:“夷阬谷,拔卤莽。”
李善 注:“卤莽,卤中生草莽也。”
引申为荒废。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九:“厌倦烦剧,府事多卤莽不治。”
宋 沉括 《润州金山二使君祠堂记》:“予犹记其室庐,略皆卤莽,非若今之严焕也。”
⒉ 粗疏;鲁莽。卤,通“鲁”。
引唐 杜甫 《空囊》诗:“世人共卤莽,吾道属艰难。”
宋 王安石 《答司马谏议书》:“重念蒙 君实 视遇厚,于反覆不宜卤莽。”
清 黄遵宪 《冯将军歌》:“将军卤莽不好谋,小敌虽勇大敌怯。”
⒊ 苟且;马虎。
引唐 皇甫湜 《制策一道》:“怙众以固权位,行贿以结恩泽,因循卤莽,保持富贵而已。”
宋 苏轼 《应制举上两制书》:“至于百工小民之事,皆有可观,不若今世之因循卤莽。”
郑观应 《盛世危言·海防下》:“不然,始失于因循,终失于卤莽。”
⒋ 大略;隐约。
引唐 陆羽 《茶经·造》:“茶有千万状,卤莽而言,如胡人鞾者蹙缩然,犎牛臆者廉襜然。”
唐 白居易 《浔阳秋怀赠许明府》诗:“卤莽还乡梦,依稀望闕歌。”
唐 韩偓 《效崔国辅体》诗之三:“酒力滋睡眸,卤莽闻街鼓。”
国语辞典
卤莽[ lǔ mǎng ]
⒈ 粗鲁、莽撞。也作「鲁莽」。
引《文明小史·第九回》:「本来府大夫做的也忒卤莽些,要捐地方上的钱,也没有通知我们一声。」
近冒昧 冒失 莽撞 粗莽 粗鲁
分字解释
※ "卤莽"的意思解释、卤莽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时过境迁,当年费城桀骜不逊的小伙子,已经不再是一个卤莽的男孩子了,但而立之年的艾佛森依然还是那个艾佛森,只是多了几分稳重。
2., 如果贸然废除,其卤莽灭裂与五十年前无异,其实是重蹈覆辙的折腾,社会为之付出的代价将同样巨大。
3., 这厮卤莽灭裂,自以为是,怪不得长大后不得好下场。
4., 鸟入樊笼,穷途末路,怎一个惨字了得?这一切都是李泰害的!这厮卤莽灭裂,自以为是,怪不得长大后不得好下场。
AI解释
词语“卤莽”的意思:
“卤莽”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有两个意思:一是指行事粗疏、不加考虑;二是指草木茂盛,引申为荒野、旷野。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卤莽”条目解释为:卤,音鲁,与鲁同。莽,音猛,草木丛生也。卤莽,草木丛生之地,亦谓行事粗疏、不加考虑。
出处:
“卤莽”一词的出处较为广泛,多用于古文诗词中。如《诗经·周南·关雎》中有“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中的“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即为“卤莽”一词的出处。
同义词:
粗疏、草率、鲁莽、粗心、草草、草率等。
反义词:
精细、周密、严谨、细心、慎重、稳当等。
相关词语:
卤莽行事、卤莽不羁、卤莽之徒、卤莽之辈等。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卤莽”的典故较少,但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常以“卤莽”来形容行事不谨慎、不顾后果的人物。
造句:
1. 他做事卤莽,常常因为疏忽而犯错。
2. 在这片卤莽的荒野上,只有勇敢的探险者才能找到宝藏。
相关词语
- tóng tuó cǎo mǎng铜驼草莽
- dùn lǔ盾卤
- cǎo mǎng草莽
- shí mǎng食莽
- yāng mǎng mǎng泱莽莽
- lǔ zhī卤汁
- lǔ mǎng卤莽
- lǔ mǎng卤莽
- jǐng lǔ井卤
- gān lǔ干卤
- ā mǎng阿莽
- shū lǔ疏卤
- méi lǔ梅卤
- lǔ dài tīng卤代烃
- chì lǔ斥卤
- mǎng cǎo莽草
- yú lǔ愚卤
- lǔ zǐ卤子
- mǎng gǔ dǎi莽古歹
- xì lǔ舄卤
- lǔ piāo卤剽
- mǎng mǎng莽莽
- shǔ mǎng鼠莽
- shì mǎng市莽
- cái lǔ财卤
- chún lǔ淳卤
- zé lǔ泽卤
- wáng mǎng王莽
- lǔ xiā yóu卤虾油
- yán lǔ盐卤
- lǔ xiā卤虾
- jiāo lǔ骄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