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肝

词语解释
马肝[ mǎ gān ]
⒈ 马的肝。相传马肝有毒,食之能致人于死。
⒉ 马肝石,可以作砚。
引证解释
⒈ 马的肝。相传马肝有毒,食之能致人于死。
引《史记·封禅书》:“文成 食马肝死耳。”
司马贞 索隐:“《论衡》云,气热而毒盛,故食走马肝杀人。”
《汉书·儒林传·辕固》:“食肉毋食马肝,未为不知味也;言学者毋言 汤武 受命,不为愚。”
颜师古 注:“马肝有毒,食之憙杀人,幸得无食。言 汤武 为杀,是背经义,故以为喻也。”
章炳麟 《狱中闻湘人某被捕有感》诗之一:“马肝原识味,牛鼎未忘香。”
⒉ 马肝石,可以作砚。
引宋 苏轼 《孙莘老寄墨》诗之一:“谿石琢马肝,剡藤开玉板。”
赵次公 注:“端州 深溪 之石,其色紫如马肝者为上。”
明 高明 《琵琶记·孝妇题真》:“凤咮马肝,和那鸜鵒眼,无非奇巧;兔毫麜尾,和那犀象管,分外精神。”
分字解释
※ "马肝"的意思解释、马肝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 燕客捧出,赤比马肝,酥润如玉,背隐白丝类玛瑙,指螺细篆。面三星坟起如驽眼,著墨无声而墨沈烟起。
AI解释
词语“马肝”的意思:
“马肝”是指马的内脏之一,即马的肝脏。在古汉语中,它也常用来比喻珍贵而难以得到的东西。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马肝”条目解释为:马之肝也。亦比喻难得之物。
出处:
“马肝”的用法在古代文学中较为常见,如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有“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句子,其中“千里目”就有“马肝”的比喻用法。
同义词:
肝、肝胆、心肝
反义词:
无特定反义词,但可以理解为“易得之物”
相关词语:
马肝肺、马肝石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马肝石”是一个典故,源自古代的一种传说。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一位名叫马肝石的勇士,他勇猛异常,但性格刚烈,常常与人发生冲突。最终,马肝石被一位高人所感化,改过自新,并成为了正义的象征。后来,“马肝石”就成为了勇敢、正义的代名词。
用这个词语造句:
那块马肝石,历经风雨,依然光彩夺目,仿佛在诉说着它的传奇故事。
相关词语
- èr mǎ二马
- luó mǎ罗马
- tiān mǎ天马
- mǎ lì马力
- yuè guāng mǎ月光马
- mǎ bā èr马八二
- mǎ kè马克
- bǎo mǎ宝马
- cè mǎ策马
- pǐ mǎ匹马
- chuò lù mǎ绰路马
- mǎ chē马车
- lì mǎ立马
- zhōng gān yì dǎn忠肝义胆
- qí mǎ骑马
- shàng mǎ上马
- mǎ bǎi liáo马百鹩
- mǎ lǐ马里
- mǎ bǎi liù马百六
- mǎ lù马路
- xiǎo mǎ小马
- mǎ jiǎ马甲
- qiān lǐ mǎ千里马
- zhàn mǎ战马
- sī mǎ司马
- bái mǎ白马
- xiá gān yì dǎn侠肝义胆
- rén mǎ人马
- mǎ liè zhǔ yì马列主义
- mǎ dá马达
- mù mǎ木马
- ān mǎ鞍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