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南族

词语解释
毛南族[ máo nán zú ]
⒈ 分布于广西的少数民族。约72万人(1990年)。用毛南语,无文字。多兼通壮、汉语和汉文。崇拜多神。擅长竹编、木雕、石刻等手工艺。传统节日有分龙节。主要从事农业,善种水稻。
引证解释
⒈ 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大多聚居 广西 环江 一带,人口3.8万(1982年)。从事农业、手工业,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多通汉语和壮语。用汉文。
国语辞典
毛南族[ máo nán zú ]
⒈ 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分布在广西北部环江、河池、南丹一带。人口约七万。操毛南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兼通壮语和汉语,使用汉文。信仰以道教为主,也崇拜各类鬼神。主要从事农业,种植稻和玉米。善石雕、竹编。有妻兄弟婚(转房)的习俗。行土葬。也作「毛难族」。
英语Maonan ethnic group of Guangxi
德语Maonan
分字解释
※ "毛南族"的意思解释、毛南族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毛南族”:
意思:毛南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毛南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传统文化丰富,以农业为主,同时也从事手工业和渔业。
康熙字典解释:康熙字典中没有直接收录“毛南族”这个词语,因为它是现代汉语词汇,而康熙字典是清代康熙年间编纂的,主要收录了古代汉语的词汇。
出处:毛南族作为一个民族群体,其名称来源于本民族自称“mau nan”,意为“毛人”或“毛族”。
同义词:没有直接的同义词,但可以与“少数民族”、“民族群体”等词语相关联。
反义词:没有直接的反义词,但可以与“汉族”、“多数民族”等词语相对。
相关词语:少数民族、壮族、广西、民族文化、民族风情等。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由于“毛南族”是一个具体的民族名称,并没有特别著名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与之直接相关。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广西的山水之间,毛南族人民世代相传的民间艺术,成为了这片土地上独特的文化瑰宝。
相关词语
- yuè nán越南
- zhōng huá mín zú中华民族
- hé nán河南
- dōu luō luō zú都啰啰族
- jiā zú家族
- tóng zú同族
- nán jīng南京
- nán lóu南楼
- nán shǐ南史
- yí zú遗族
- máo róng róng毛茸茸
- tǔ zú土族
- xī nán西南
- máo dàn dàn zǐ毛蛋蛋子
- zàng zú藏族
- máo cǎo zhǐ毛草纸
- nán lù xú南路徐
- shǎo shù mín zú少数民族
- máo máo chóng毛毛虫
- zú zhèng族正
- hàn mín zú汉民族
- mín zú zhǔ yì民族主义
- nán jīn dōng jiàn南金东箭
- sū lǐ nán苏里南
- èr máo二毛
- nán zhì南至
- dōng nán东南
- máo bō lí毛玻璃
- huí zú回族
- nán fāng南方
- nán tíng tíng cháng南亭亭长
- máo máo yǔ毛毛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