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máo shuò
注音ㄇㄠˊ ㄕㄨㄛˋ
词语“矛槊”指的是古代的一种长柄武器,由矛和槊两种武器组成。矛是一种长柄尖头的武器,槊则是一种长柄有刃的武器。两者合用,既可刺又可砍,是古代战场上常见的武器之一。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矛槊”条目解释为:“矛槊,长柄兵器,矛头尖锐,槊头有刃。”
出处:
“矛槊”一词最早见于《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吾闻矛槊之用,以刺为上,以击为下。”这里的矛槊指的是古代的武器。
同义词:
枪、戈、戟、铩等。
反义词:
弓、弩等。
相关词语:
长矛、短槊、矛头、槊刃、兵器、武器等。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在古代,矛槊是战场上常用的武器,许多与之相关的典故和故事流传至今。比如“矛与盾的故事”,讲述的是古代战争中,士兵们用矛和盾进行战斗,矛与盾的对抗成为战争中的经典场景。
造句:
在古代战场上,士兵们手持矛槊,英勇奋战,誓死保卫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