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团

词语解释
毛团[ máo tuán ]
⒈ 泛指禽兽类动物。作詈词。用于咒骂人和东西。形容小动物。亦比喻幼童。
引证解释
⒈ 泛指禽兽类动物。此指狐狸。
引元 马致远 《汉宫秋》第四折:“不见你这个泼毛团,也耳根清浄。”
元 刘庭信 《一枝花·秋景怨别》套曲:“雁儿,往常时趁程途,盼江湖,且是的悲悲切切语喧呼。今夜毛团为甚不言语,知他你那答儿里错下了断肠书。”
此指雁。 《醒世恒言·小水湾天狐贻书》:“主人家,我今日造化低,遇着两个毛团,跌坏了眼。”
⒉ 作詈词。用于咒骂人和东西。
引《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你这翦径的毛团,我须是认得你!”
《西游记》第三五回:“你这伙作死的毛团,不识你 孙外公 手段!不要走,领吾一棒!”
⒊ 形容小动物。亦比喻幼童。
引《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主儿打毛团子似的,掇弄到这么大,也不管主儿跟前有人使没人使。”
国语辞典
毛团[ máo tuán ]
⒈ 禽兽、畜生。可借为谩骂之词。
引《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你这翦径的毛团!我须是认得你。做这老性命不著与你兑了罢!」
元·马致远《汉宫秋·第四折》:「则被那泼毛团叫的凄楚人也。」
分字解释
※ "毛团"的意思解释、毛团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毛团”的意思:
“毛团”是一个汉语词汇,通常用来形容像一团毛茸茸的东西,比喻形状或状态类似一团毛发的团块。在口语中,有时也用来形容人或动物身上毛发的浓密或团块状。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没有直接收录“毛团”这个词语,但根据其字面意思,可以推测“毛”指的是毛发,“团”指的是团块,合起来可能指的是一团毛发状的东西。
出处:
“毛团”这个词语的具体出处不明确,但可能是从“毛发”和“团块”两个词组合而来的。
同义词:
毛茸茸
毛刷刷
毛绒绒
反义词:
光滑
光溜溜
相关词语:
毛线
毛巾
毛刷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毛团”的网络故事或典故较少,可能是因为它是一个比较口语化的词汇,不太常出现在正式的文学或网络故事中。
用这个词语造句:
小猫的尾巴就像一个毛团,摇来摇去,非常可爱。
相关词语
- luàn zuò yī tuán乱作一团
- mín tuán民团
- qīng nián tuán青年团
- máo róng róng毛茸茸
- rén mín tuán tǐ人民团体
- máo dàn dàn zǐ毛蛋蛋子
- máo cǎo zhǐ毛草纸
- tuán tǐ cāo团体操
- máo máo chóng毛毛虫
- tuán tuán zhuàn团团转
- jūn tuán军团
- jí tuán集团
- tuán xiāng shàn团香扇
- èr máo二毛
- tuán yuán团员
- tuán jié团结
- máo bō lí毛玻璃
- yī tuán一团
- máo máo yǔ毛毛雨
- máo zé dōng毛泽东
- yáng máo羊毛
- tuán tǐ团体
- tī tuán luán剔团圞
- máo yī毛衣
- xiān máo纤毛
- chū máo bìng出毛病
- máo rè huǒ là毛热火辣
- máo lán bù毛蓝布
- máo zhuī zǐ毛锥子
- huáng máo黄毛
- zào tuán灶团
- nǔ tuán弩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