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máo zhuī zǐ
注音ㄇㄠˊ ㄓㄨㄟ ㄗˇ
繁体毛錐子
⒈ 毛笔的别称。因其形如锥,束毛而成,故名。
⒈ 毛笔的别称。因其形如锥,束毛而成,故名。
引《旧五代史·汉书·史弘肇传》:“弘肇 又厉声言曰:‘安朝廷,定祸乱,直须长枪大剑,至如毛锥子,焉足用哉!’三司使 王章 曰:‘虽有长枪大剑,若无毛锥子,赡军财富,自何而集?’”
黄葆桢 《醉后看弄乌古刀》诗:“安用毛锥子,何如屠狗豪?”
⒈ 毛笔。
引《新五代史·卷三〇·汉臣传·史弘肇传》:「弘肇曰:『安朝廷,定祸乱,直须长枪大剑,若「毛锥子」安足用哉?』三司使王章曰:『无「毛锥子」,军赋何从集乎?』『毛锥子』,盖言笔也。」
词语“毛锥子”:
意思:毛锥子是古代对毛笔的别称,因为古代毛笔是用毛制作的,所以称为“毛锥子”。
康熙字典解释:康熙字典中并没有直接收录“毛锥子”这个词语,但根据其构成和意义,可以推断其与毛笔相关。
出处:毛锥子作为毛笔的别称,其使用历史悠久,但具体的出处难以考证。
同义词:笔、毛笔、管城子(古代对毛笔的另一种称呼)
反义词:无
相关词语:书法、墨、砚台、纸、书卷、文房四宝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毛锥子作为一个古老的词语,并没有太多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与之直接相关。但在传统文化中,毛锥子常常与文人墨客的形象联系在一起。
造句:古代的文人们常常以毛锥子为伴,沉浸在墨香四溢的书卷之中,追求精神世界的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