盟津

词语解释
盟津[ méng jīn ]
⒈ 即孟津。古黄河渡口名。在今河南省孟津县东北、孟县西南。相传周武王伐纣,八百诸侯在此不期而盟会,并由此渡黄河。历代以为会盟兴兵的要地。
引证解释
⒈ 即 孟津。古 黄河 渡口名。在今 河南省 孟津县 东北、 孟县 西南。相传 周武王 伐 纣,八百诸侯在此不期而盟会,并由此渡 黄河。历代以为会盟兴兵的要地。
引《竹书纪年》卷上:“周 师渡 盟津 而还。”
《史记·周本纪》:“诸侯不期而会 盟津 者八百诸侯。”
三国 魏 曹操 《蒿里行》:“关 东有义士,兴兵讨羣凶;初期会 盟津,乃心在 咸阳。”
《旧唐书·李密传》:“﹝ 李密 ﹞呼 高祖 为兄,请合从以灭 隋,大略云欲与 高祖 为 盟津 之会。”
国语辞典
盟津[ mèng jīn ]
⒈ 孟津的别名。参见「孟津县」条。
分字解释
※ "盟津"的意思解释、盟津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蒿里行,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AI解释
词语“盟津”:
意思:盟津是一个地名,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区,古称孟津。在古代,这里是黄河与洛河交汇处,是兵家必争之地。
康熙字典解释:盟津,《康熙字典》未收录,但根据其含义,可推测其解释应为“古代盟会之地,亦指孟津”。
出处:《左传·僖公二十五年》:“秋七月,公会诸侯于盟津。”
同义词:孟津、盟津渡
反义词:无
相关词语:盟约、盟誓、盟府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盟津在历史上曾多次成为重要的军事战略要地,其中最著名的典故莫过于三国时期的“盟津之战”。据传,曹操在这次战役中,与刘备、孙权结盟,共同对抗曹操的敌手袁绍。这场战役在后世被广泛传颂,成为了一段佳话。
造句:古代的盟津渡,是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许多重大的军事行动都与此地有关。
相关词语
- niú jīn牛津
- zhī jīn枝津
- méng zhǔ盟主
- zhǐ jīn指津
- chá lǐ jīn察里津
- fù píng jīn富平津
- lián méng联盟
- jīn qì津气
- jīn bù津步
- xiǎo píng jīn小平津
- dōng méng东盟
- méng jīn盟津
- méng jīn盟津
- yán píng jīn延平津
- tiān jīn天津
- zhī jīn知津
- jīn jīn lè dào津津乐道
- jīn jīn yǒu wèi津津有味
- xī mù jīn析木津
- tóng méng同盟
- yào lù jīn要路津
- yào méng要盟
- yí jīn饴津
- jīn zhǔ津渚
- jīn qú津渠
- jīn dù津渡
- mí jīn迷津
- shà xuè wéi méng歃血为盟
- yuán jīn源津
- shì méng誓盟
- hàn jīn汉津
- méng zǔ盟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