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méng zhào
注音ㄇㄥˊ ㄓㄠˋ
⒈ 预兆。
⒈ 预兆。
引《淮南子·俶真训》:“所谓有始者,繁愤未发,萌兆牙蘖,未有形埒垠堮。”
《晋书·孙楚传》:“盖见机而作,《周易》所贵;小不事大,《春秋》所诛。此乃吉凶之萌兆,荣辱所由生也。”
《北齐书·陆法和传》:“既入 荆州 汶阳郡 高安县 之 紫石山,无故捨所居山,俄有蛮贼 文道期 之乱,时人以为预见萌兆。”
梁启超 《医学善会叙》:“此亦西国户口渐增,而 中国 户口渐少之萌兆也。”
⒈ 动机、预兆。
引《晋书·卷五六·孙楚传》:「此乃吉凶之萌兆,荣辱所由生也。」
清·马国翰〈春秋命历序〉:「冥茎无形,蒙鸿萌兆。」
词语“萌兆”的意思:
“萌兆”指的是事物开始出现或发展的迹象,是一种初步的、不明显的征兆或预兆。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并未收录“萌兆”一词,因此无法提供具体的康熙字典解释。
出处:
“萌兆”一词没有明确的出处,但可以从其构成来看,是由“萌”和“兆”两个词组合而成,分别取“开始”和“征兆”之意。
同义词:
萌芽、征兆、预兆、迹象
反义词:
没落、衰败、消亡
相关词语:
萌芽状态、迹象明显、预兆不祥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由于“萌兆”一词较为生僻,没有特别著名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与之直接相关。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后,他发现这个项目的萌兆已经显现,有望在未来几年内取得突破性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