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有

词语解释
妙有[ miào yǒu ]
⒈ 道家指超乎“有”和“无”以上的原始存在。
⒉ 佛教指非有之有。与非空之空的“真空”相对。
引证解释
⒈ 道家指超乎“有”和“无”以上的原始存在。
引《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太虚辽廓而无阂,运自然之妙有。”
李善 注:“妙有谓一也。言大道运彼自然之妙一,而生万物也……《老子》曰:‘道生一。’ 王弼 曰:‘一,数之始而物之极也。’谓之为妙有者,欲言有,不见其形,则非有,故谓之妙;欲言其无,物由之以生,则非无,故谓之有也。斯乃无中之有,谓之妙有也。”
唐 李白 《九华山联句》:“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
⒉ 佛教指非有之有。与非空之空的“真空”相对。
引南朝 梁 萧统 《令旨解法身义》:“寄以名相,故説妙有,理絶名相,何妙何有。”
《景德传灯录·荷泽大师<显宗纪>》:“湛然常寂,应用无方,用而常空,空而常用。用而不有,即是真空;空而不无,便成妙有。”
分字解释
※ "妙有"的意思解释、妙有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唐天宝年间,诗仙李白曾多次重游九华山,睹此山秀异,九峰如莲花,触景生情,遂与友人和唱《改九子山为九华山联句并序》,曰:“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
2.我曾有幸读到不少茗屋先生的印,反复琢磨欣赏,有一种读唐诗般的享受,严羽总结唐诗的风格之妙有二,一是优游不迫,一是沉着痛快。
3.李白应邀游山,远眺九峰如天赐九莲,触景生情,诗赞"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引来了历代文人雅士,于是"九华名遂闻于天下"。
4.无常无我,万法因缘生因缘灭,真空生妙有。
5.和唐古拉那场莫名其妙有头无尾的争斗。
AI解释
词语“妙有”的意思:
“妙有”一词通常用于佛教哲学中,指的是事物虽非实体存在,但却具有不可思议的妙用和功能。它强调的是事物在无中生有、微妙变化的境界。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妙有”并没有直接的解释条目,但根据其组成的字义可以推断,“妙”指奇妙、高超,“有”指存在。结合起来,“妙有”可能被理解为存在的一种奇妙的状态或境界。
出处:
“妙有”一词的出处多见于佛教经典,如《妙法莲华经》等。
同义词:
微妙
神妙
妙处
反义词:
淡薄
粗俗
平常
相关词语:
妙理
妙用
妙手
妙悟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由于“妙有”一词较为抽象,没有特定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但可以联想到佛教故事中的“妙手回春”,这里“妙手”与“妙有”有相似之处,都是指高超的技艺或境界。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禅宗的修行中,参禅者追求的是对“妙有”的体悟,即在无相中看到万物的真谛,从而超越表象,达到心灵的清净与自在。比如,他通过冥想,渐渐悟出了“妙有”的境界,心灵得到了极大的平静。
相关词语
- guó yǒu国有
- jiǒng jiǒng yǒu shén炯炯有神
- yǒu mù gòng dǔ有目共睹
- yǒu jī kě chéng有机可乘
- yīng yǒu应有
- yǒu lǐ shì有理式
- yōng yǒu拥有
- sī yǒu私有
- bīn bīn yǒu lǐ彬彬有礼
- yǒu diǎn有点
- yǒu yòng有用
- tiān wài yǒu tiān天外有天
- yǒu yì有意
- yǒu jī wù有机物
- chí yǒu持有
- hè hè yǒu míng赫赫有名
- yǒu fāng有方
- yǒu hé有何
- méi yǒu没有
- néng yǒu能有
- hán yǒu含有
- chuò chuò yǒu yú绰绰有余
- yǒu shēng yǒu sè有声有色
- yǒu xiào有效
- zhōng yǒu中有
- yǒu lǐ shù有理数
- yǒu jī bō li有机玻璃
- yǒu xiàn有限
- yǒu jī zhì有机质
- yǒu nián有年
- yǒu nián jì有年纪
- yǒu shuō yǒu xiào有说有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