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ínglián

鸣廉


拼音míng lián
注音ㄇ一ㄥˊ ㄌ一ㄢˊ

繁体鳴廉

鸣廉

词语解释

鸣廉[ míng lián ]

⒈  古琴名。

引证解释

⒈  古琴名。

《淮南子·修务训》:“鼓琴者期於鸣廉、脩营,而不期於滥脇、号鐘。”
《初学记》卷十六引 南朝 梁元帝 《纂要》:“古琴名有清角、鸣廉、脩况、篮胁、号鐘、自鸣、空中。”

分字解释


※ "鸣廉"的意思解释、鸣廉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AI解释


词语“鸣廉”的意思:

“鸣廉”是一个汉语词汇,指的是公开宣扬廉洁,表示自己清正廉洁,不贪污受贿。常用于形容官员或公众人物严于律己,保持清正廉洁的品质。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未收录“鸣廉”一词,但根据其字面意思,可以推测其含义与上述解释相近。

出处:

“鸣廉”一词的出处不明确,但可以推测其源于古代官员的清廉之风,后来逐渐演变成一个成语。

同义词:

清正廉洁、廉洁自律、廉洁奉公等。

反义词:

贪污腐败、徇私舞弊、贪污受贿等。

相关词语:

廉洁、清正、公正、正直、廉洁自律等。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鸣廉”的故事或典故较少,但可以举一个例子:东汉时期,杨震为官清廉,不谋私利,他的故事被后人传颂,成为“杨震鸣廉”的典故。

造句:

这位市长一直以鸣廉自律著称,深受群众的爱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