靡遗

词语解释
靡遗[ mí yí ]
⒈ “靡有孑遗”的略语。谓死亡殆尽。
⒉ 没有遗漏;毫不遗漏。
引证解释
⒈ “靡有孑遗”的略语。谓死亡殆尽。
引晋 刘毅 《请移江州府于豫章表》:“自 桓玄 以来,驱蹙残毁,至乃男不被养,女无对匹,逃亡去就,不避幽深……若不曲心矜理,有所改移,则靡遗之叹,奄焉必及。”
⒉ 没有遗漏;毫不遗漏。
引南朝 梁 丘迟 《为范卫军让梁台侍中表》:“值天地中开, 神武 再廓,麻丝是蓄,菅蒯靡遗。”
明 文徵明 《<何氏语林>叙》:“正史所列,传记所存,奇跡胜跡,渔猎靡遗。”
《清史稿·选举志二》:“凡 中国 向有之经学、史学、文学、理学,无不包举靡遗。”
分字解释
※ "靡遗"的意思解释、靡遗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因为道这样巨细靡遗的关照,所以万物都愿意亲近他,与之和睦相处。这种现象就是一般人所谓的“忠”。
2.因为道这样巨细靡遗的关照,所以万物都愿意亲近它与之和睦相处。这种现象就是凡人的,”忠”。
3.是的,最近我正在做杞人之忧,咸吃萝卜淡操心地密切关注着“棱镜”事件的下一步发展与走向,刻意搜求一切相关报道,巨细靡遗地认真阅读。
AI解释
词语“靡遗”的意思:
“靡遗”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没有遗漏,全部保留或记录下来。它常用于形容事物的保存或记录非常完整,没有一点缺失。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靡遗”没有作为独立词语收录,但可以理解为“靡”字的意义为“无”、“不”,“遗”字的意义为“遗失、留下”,合起来即表示没有遗失、全部留下的意思。
出处:
“靡遗”一词没有特定的出处,它是根据“靡”和“遗”这两个字的意思组合而成的成语。
同义词:
不遗余力
不落一言
不失一物
反义词:
遗漏
遗失
缺失
相关词语:
靡不
靡有
靡不毕载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靡遗”这个词语并没有直接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但可以想象在某些强调全面记录或保存的情境下,人们可能会用这个词来表达某种感慨或赞许。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这次考古发掘中,考古学家们竭尽全力,确保所有文物都得到了妥善保护,使得千年之前的文明瑰宝得以靡遗于世。
相关词语
- yí zhào遗诏
- yú fēng yí wén余风遗文
- chuán yí传遗
- lǐ yí礼遗
- yí liú遗留
- yí róng遗容
- yí shǔ遗属
- yí suàn遗算
- yí zhuàn遗啭
- jìn yí赆遗
- yí jū遗居
- sǐ wú yí yōu死无遗忧
- yí gū遗孤
- yí niào遗尿
- yí cún遗存
- yì shì yí wén轶事遗闻
- yí zhì遗志
- yí wàng遗忘
- yì yí斁遗
- yí shuāng遗孀
- móu wú yí cè谋无遗策
- gòng yí贡遗
- shí yí jì拾遗记
- yí dú遗毒
- zhī sǐ mí èr之死靡二
- zhōu yí周遗
- yí jí遗集
- shèng dé yí fàn盛德遗范
- yí fēng yí zé遗风遗泽
- yǎng yōng yí huàn养痈遗患
- huò yí货遗
- yí yuàn遗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