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á

密札


拼音mì zhá
注音ㄇ一ˋ ㄓㄚˊ

密札

词语解释

密札[ mì zhá ]

⒈  密信。秘密下达公文。

引证解释

⒈  密信。

《花月痕》第四回:“且説 颜 林 二将,晓行夜宿,趲赶到得中途,忽奉令箭一枝,锦囊一个,内固封密札。”
丝弦剧《空印盒》第一场:“哎,此事早有部文到来,何用再来密札。”

⒉  秘密下达公文。

清 林则徐 《密拿汉奸札稿》:“有经密查暗访得其踪跡者,现俱开出姓名,间有访知住址,合急黏单密札飭拏。”

分字解释


※ "密札"的意思解释、密札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密札”的意思:

“密札”是古代汉语中的一个词语,指的是秘密的书信或者机密的文件。在古代,由于通讯方式有限,书信常常是传递信息的重要方式,而“密札”则是指那些需要保密、不对外公开的信件。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没有直接收录“密札”一词,但根据其构词和古代用法,可以推测其解释可能与“秘密”、“机密”有关,强调信件的内容是保密的。

出处:

“密札”的具体出处难以考证,它可能源自古代文献或者文学作品,是古代汉语中用来描述保密信件的一个常用词汇。

同义词:

密信、私信、密函、机密信

反义词:

公开信、明信

相关词语:

私信、机密、保密、密令、密使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密札”的故事或典故在古代文学和史书中可能有所记载,但具体的网络故事或典故则较为少见。在现代社会,由于信息传播方式的多样性,“密札”的概念已经较少被提及。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古代,为了确保国家机密不被泄露,使者常常携带密札,以传递重要指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