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衲


拼音mó nà
注音ㄇㄛˊ ㄋㄚˋ

磨衲

词语解释

磨衲[ mó nà ]

⒈  袈裟名。

引证解释

⒈  袈裟名。

《坛经·护法品》:“感荷师恩,顶戴无已;并奉磨衲袈裟及水晶鉢,勅 韶州 刺史修饰寺宇,赐师旧居为 国恩寺 焉。”
宋 苏轼 《磨衲赞》:“长老 佛印 、大师 了元 游京师,天子闻其名,以 高丽 所贡磨衲赐之。”
宋 杨万里 《严陵决曹易允升自官下遣骑归写予老丑因题其额》诗:“汝往访客星,剩挟一磨衲。”
宋 无名氏 《鸡林志》:“高丽 僧衣磨衲者,为禪师法师衲,甚精好。”

分字解释


※ "磨衲"的意思解释、磨衲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磨衲”:

意思:磨衲指的是僧侣们用以打坐、诵经时垫在臀部下方的粗布垫子。它也是指僧侣们打坐修行时,通过摩擦臀部以锻炼意志、忍受痛苦的行为。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磨衲”并没有直接的解释,但是根据上下文,可以推测其与僧侣修行有关。

出处:

“磨衲”一词的出处并不明确,它更多出现在与佛教修行相关的文献和故事中。

同义词:

打坐垫、僧衲、僧垫

反义词:

无特定反义词,但与之相对的是不修行、不打坐。

相关词语:

打坐、修行、禅定、寺庙、僧侣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磨衲”的故事或典故并不多见,但可以联想到佛教修行中的“磨砺心性”这一概念。例如,有故事讲述僧侣为了修炼心性,长时间打坐,摩擦臀部以忍受痛苦,以此来锻炼意志。

造句:

他坐在磨衲上,闭目打坐,修行多年,最终成为了一位德高望重的僧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