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子


拼音mò zǐ
注音ㄇㄛˋ ㄗˇ
词性名词

末子

词语解释

末子[ mò zi ]

⒈  细碎的或成粉状的东西。

煤末子。

powder; dust;

引证解释

⒈  犹粉末、碎屑。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一回:“説也奇怪,那金簪、银子都不见子,缎子上的一道符还是照旧,却多了一个小小的黄纸包儿。拿下来打开看时,是一包雪白的末子。”
茅盾 《春蚕》二:“小 小宝 帮着把灯芯草剪成了细末子。”
老舍 《四世同堂》六一:“他们什么也没有,连件干净的衣服与茶叶末子都没有。”

国语辞典

末子[ mò zi ]

⒈  粉末、细屑。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一回》:「拿下来打开看时,是一包雪白的末子。」

如:「茶叶末子」、「木末子」。

英语powder, dust

德语Staub (S)​

法语poudre, poussière

分字解释


※ "末子"的意思解释、末子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吸着黑乎乎的旱烟末子,嘴角动不动就抽搐两下,淌出一丝涎水。

2.印度自古以来盛产各种香料,当地人因地制宜地将丁香、小茴香子、芥末子、黄姜粉和辣椒等许多香料精心调配熬制,做成地道的印度咖喱。

3.作为咖喱的鼻祖,印度的咖喱通常会以丁香、小茴香子、胡荽子、芥末子、黄姜粉和辣椒等香料调配而成。


AI解释


词语“末子”的意思:

“末子”一词有多个含义,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 指家族中的最年轻的儿子。

2. 指最小的儿子或晚辈。

3. 在佛教中,有时也指最末的弟子或弟子中的最末者。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关于“末子”的解释如下:

末子,音末仔,末也。后也。谓后辈也。

出处:

“末子”一词的具体出处难以确定,它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广泛用于古代文献和口语中。

同义词:

尾子

晚子

小子(有时)

反义词:

长子

长辈

伯(在兄弟排行中)

相关词语:

末代

末节

末期

末路

末班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末子”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不多,但可以联想到一些古代的故事或成语,例如:

《水浒传》中梁山好汉中,有“末座”之称的林冲,他起初是梁山泊的末座,后来成为梁山泊的三位领袖之一。

成语“末路英雄”中的“末路”与“末子”有一定的联系,指走到人生或事业的尽头,但仍有所作为的人。

用这个词语造句:

1. 在这个大家庭里,他是家中的末子,但他的聪明才智却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2. 经过多年的努力,他终于成为了公司的末子,享受到了应有的荣誉和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