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慕尼黑政策慕尼黑政策的意思
hēizhèng

慕尼黑政策


拼音mù ní hēi zhèng cè
注音ㄇㄨˋ ㄋ一ˊ ㄏㄟ ㄓㄥˋ ㄘㄜˋ

慕尼黑政策

词语解释

慕尼黑政策[ mù ní hēi zhèng cè ]

⒈  为了本国利益,不惜牺牲别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纵容侵略者的政策。1938年,英、法两国为使德国将侵略矛头转向苏联,于9月与德、意签订《慕尼黑协定》,强迫捷克斯洛伐克割让苏台德地区给德国,以换取英、法、德、意不侵犯捷其他领土的“保证”,结果助长了德国法西斯的侵略气焰。德于次年侵占捷全境,并攻占波兰等国,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

分字解释


※ "慕尼黑政策"的意思解释、慕尼黑政策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慕尼黑政策”的意思:

慕尼黑政策是指20世纪30年代纳粹德国在扩张过程中采取的一种外交策略,即通过妥协和让步来避免战争,以实现其领土和势力范围的扩张。这种政策以1938年英法德意四国在慕尼黑举行的会议和签署的《慕尼黑协定》为标志,因此得名。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并没有直接收录“慕尼黑政策”这个词语,因为它是20世纪的历史事件,而康熙字典是清朝康熙年间编纂的汉字字典。

出处:

慕尼黑政策的出处是1938年的慕尼黑会议,当时英国、法国、意大利和德国在德国慕尼黑举行会议,签署了《慕尼黑协定》,同意让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

同义词:

绥靖政策、妥协政策、让步政策

反义词:

强硬政策、对抗政策、斗争政策

相关词语:

慕尼黑阴谋、绥靖主义、民族自决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慕尼黑政策的网络故事或典故,通常与历史事件和其后果有关。例如,有故事讲述当时英法等国领导人对于慕尼黑政策的错误判断和后果的反思。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国际关系上,采取慕尼黑政策往往会导致短期的和平,但长远来看可能会助长侵略者的野心,最终引发更大的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