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揖


拼音mù yī
注音ㄇㄨˋ 一

目揖

词语解释

目揖[ mù yī ]

⒈  注目为礼。

引证解释

⒈  注目为礼。

明 沉德符 《野获编·鬼怪·太山主者》:“此事我为政,尚能为君宽数年,亦故人情谊当尔,目揖而遣之,遂甦。”

分字解释


※ "目揖"的意思解释、目揖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目揖”的意思:

“目揖”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指的是用目光行礼,即用眼睛表示敬意或礼貌。这个词语常用于古代文学作品中,用以描绘人物之间的敬意或礼貌行为。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目揖”的解释为:“以目敬礼也。见《左传》。”

出处:

“目揖”这个词语最早见于《左传》。《左传》是春秋时期鲁国史官左丘明编写的一部史书,记录了春秋时期的历史事件。

同义词:

目送

目礼

目视

目视礼

反义词:

目无

目瞪口呆

目中无人

相关词语:

敬礼

礼貌

尊敬

礼仪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目揖”的网络故事或典故并不多,但可以想象在古代,文人墨客在相互拜访时,可能会用“目揖”来表示彼此的敬意。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古代,两位文人相遇,彼此以目揖为礼,表达了对对方的尊敬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