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ǎi

纳采


拼音nà cǎi
注音ㄋㄚˋ ㄘㄞˇ

繁体納采

纳采

词语解释

纳采[ nà cǎi ]

⒈  古代定亲时男方送聘礼给女方:下达纳采,用雁。

引证解释

⒈  古婚礼六礼之一。男方向女方送求婚礼物。

《仪礼·士昏礼》:“昏礼:下达纳采,用鴈。”
贾公彦 疏:“纳采,言纳者,以其始相采择,恐女家不许,故言纳。”
《汉书·平帝纪》:“﹝ 元始 ﹞三年春,詔有司为皇帝纳采 安汉公 莽 女。”

国语辞典

纳采[ nà cǎi ]

⒈  古代婚嫁六礼中的第一礼。男方遣派媒人携带一定的礼物,向女家正式求婚。

《仪礼·士昏礼》:「昏礼,下达,纳采用鴈。」
《初刻拍案惊奇·卷五》:「道言未了,只听得外面鼓乐喧天,卢生来行纳采礼,正在堂前拜跪。」

分字解释


※ "纳采"的意思解释、纳采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AI解释


词语“纳采”的意思:

“纳采”是中国古代婚姻习俗中的一个环节,指男方在正式订婚之前,先向女方家庭献上礼物,以示诚意,并请求女方允许婚事。这一环节通常发生在正式订婚和迎娶之前。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纳采”的解释为:“纳,取也;采,彩礼也。纳采,谓纳彩礼以定婚也。”

出处:

“纳采”的习俗源于中国古代的婚礼礼仪,具体出处可以追溯到《周礼》等古代典籍。

同义词:

纳聘

纳币

纳财

反义词:

拒婚

解婚

相关词语:

婚礼

婚俗

婚约

婚嫁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纳采”这一词语在网络故事或典故中可能不会单独出现,但与古代婚礼习俗相关的故事可能会提到这一环节。例如,古代宫廷剧中,皇帝选秀女或公主下嫁时,都会涉及到纳采的过程。

用这个词语造句:

“古代的纳采仪式,男方会挑选吉日,带着彩礼到女方家中,表达对婚姻的诚意,这一环节是古代婚礼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