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纳胯挪腰纳胯挪腰的意思
kuànuóyāo

纳胯挪腰


拼音nà kuà nuó yāo
注音ㄋㄚˋ ㄎㄨㄚˋ ㄋㄨㄛˊ 一ㄠ

繁体納胯挪腰

纳胯挪腰

词语解释

纳胯挪腰[ nà kuà nuó yāo ]

⒈  装腔作势,摆架子。

引证解释

⒈  装腔作势,摆架子。亦作“纳胯那腰”。

元 康进之 《李逵负荆》第三折:“当不的他纳胯挪腰。”

国语辞典

纳胯挪腰[ nà kuà nuó yāo ]

⒈  装腔作势,摆架子。元·康进之也作「纳胯妆腰」。

《李逵负荆·第三折》:「你休得顺水推船,偏不许我过河拆桥,当不的他纳胯挪腰。」

分字解释


※ "纳胯挪腰"的意思解释、纳胯挪腰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纳胯挪腰”的意思:

这个词语是汉语中较为形象的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人行动时扭动身体,姿态不端正或不稳重。在现代汉语中,多用来描述人因为某些原因(如害羞、尴尬、紧张等)而显得拘谨或做作。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是清代康熙年间编纂的一部大型字典,但“纳胯挪腰”这个成语并没有出现在康熙字典中。因此,无法提供具体的康熙字典解释。

出处:

“纳胯挪腰”这个成语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出处,它是从民间俗语演变而来的,用以形容人的姿态。

同义词:

扭捏作态

颠簸摇摆

身姿不端

反义词:

姿态端庄

行为稳重

自然大方

相关词语:

腿脚轻便

肩膀摇晃

手舞足蹈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纳胯挪腰”并没有特别著名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但它经常出现在网络段子、笑话或漫画中,用来形容某些人物或情境下的尴尬或不自然的动作。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婚礼上,新郎因为紧张,全程都显得纳胯挪腰,让人看了觉得非常不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