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án

楠木


拼音nán mù
注音ㄋㄢˊ ㄇㄨˋ
词性名词

楠木

词语解释

楠木[ nán mù ]

⒈  楠树。

⒉  指楠树的木材。

引证解释

⒈  楠树。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一·楠》:“楠木生南方,而 黔 蜀 诸山尤多……巨者数十围,气甚芬芳,为梁栋、器物皆佳。盖良材也。”
《清朝野史大观·清代述异二·楠木棺》:“楚 粤 间有楠木,生深山穷谷,不知其岁也。”

⒉  指楠树的木材。

《警世通言·宋小官团圆破毡笠》:“就是这隻船本,也值几百金,浑身是香楠木打造的。”
《儒林外史》第十八回:“匡超人 举眼看见中间御书匾额‘中朝柱石’四个字,两边楠木椅子。”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窗前有楠木书案,紫檀凳子。”

国语辞典

楠木[ nán mù ]

⒈  植物名。樟科桢楠属,常绿乔木。叶椭圆形或长披针形,表面光滑,背面有绢丝光泽的灰色软毛。花小,淡绿色,有紫黑色果实。材质坚密,是珍贵的建筑材料,可供造船用。多产于我国四川、云南等地。

英语Phoebe zhennan, Machilus nanmu, Chinese cedar, Chinese giant redwood

德语Nanmu [ lat. Phoebe zhennan S.Lee et F.N.Wei, Machilus nanmu, Phoebe nanmu ] (S, Bio)​

法语cèdre chinois, séquoia géant de Chine

分字解释


※ "楠木"的意思解释、楠木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造句


1.君子要身藏利器,等待时机来加以施展,建立一番事业,本该积蓄知识修养德行以充实内在的美,散发文采以显示外在的美,做到像楩木、楠木那样质地坚硬,像豫树、樟树那样高大的才干。

2.早晨,我来到校园门口,抬头向上看,一棵大树的树皮龟裂着,像饱经风霜的老人脸上的皱纹。但教学楼旁的那棵楠木树却依然枝干遒劲,叶片细蜜,像一个威武的士兵,伸开双手,让人们乘凉。

3.全书为三卷,特大16开本,选用象牙道林纸精印,优质金丝楠木作函,外加墨绿色丝质护盒,装帧典雅,很有收藏价值。

4.全卷以手卷形式装裱,并配以楠木护盒,宋锦包装,美不胜收。

5.一百十三、好的金丝楠木,在开料的时候,锯子锯过之后,木纤维中金丝纵横交错,毛茸茸的,用手摸,犹若绸缎一般细腻,让人感觉舒适。

6.你看,那楠木幼小玲珑的,翠叶晶莹,隽秀犹如画笔;稍高的,长而纤细,亭亭玉立,宛如纤腰舞女;粗大的,直接苍穹,撑朵绿云,仿佛巨柱冲天。

7.你看,那楠木幼小玲珑的,翠叶晶莹,隽秀犹如画笔;稍高的,长而纤细,亭亭玉立,宛如纤腰舞女;粗大的,直接苍穹,撑朵绿云,仿佛巨柱冲天。

8.你看,那楠木幼小玲珑的,翠叶晶莹,隽秀犹如画笔;稍高的,长而纤细,亭亭玉立,宛如纤腰舞女;粗大的,直接苍穹,撑朵绿云,仿佛巨柱冲天。

9.店中的楠木龙纹大条案,也是晋作家具不可多得的藏品。

10.全卷以手卷形式装裱,并配以楠木护盒,宋锦包装,美不胜收。


AI解释


词语“楠木”的意思:

楠木是指一种产于中国南方,属于樟科楠木属的常绿大乔木,木材坚硬耐用,纹理美观,常用于建筑、家具和雕刻等。楠木因其木质坚硬、纹理细腻、色泽淡雅而备受人们喜爱。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对“楠木”的解释可能涉及其木材的特性、用途以及历史背景。由于康熙字典是清朝康熙年间编纂的大型字典,其解释可能如下:

楠木,木名。木坚硬,纹理细密,色黄白,常用于宫室、器物。

出处:

楠木的名称直接来源于其木材的特性和用途,没有明确的出处文献。

同义词:

樟木、香楠、金丝楠等。

反义词:

松木、杉木等较为松软的木材。

相关词语:

楠木家具、楠木雕刻、楠木工艺品、楠木建筑等。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楠木的故事和典故不多,但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成语“金玉良言”,其中“金”有时也用来比喻珍贵的东西,类似于楠木的珍贵。

用这个词语造句:

我国古代建筑中,许多宫殿和庙宇都采用了珍贵的楠木作为建筑材料,使得建筑显得格外庄重典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