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niǎo jīng shǔ cuàn
注音ㄋ一ㄠˇ ㄐ一ㄥ ㄕㄨˇ ㄘㄨㄢˋ
成语解释
鸟惊鼠窜
繁体鳥驚鼠竄
词语“鸟惊鼠窜”的意思是形容在惊慌失措的情况下,鸟儿飞走,老鼠逃跑,比喻敌人或坏人被吓得四处逃散。
康熙字典解释:
“鸟惊鼠窜”出自《汉语大词典》,释义为“形容惊慌失措,四处逃散。”
出处:
“鸟惊鼠窜”这个成语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中的“鸟惊鼠窜,人自为战”。
同义词:
惊慌失措、四散而逃、狼狈逃窜
反义词:
镇定自若、从容不迫、泰然处之
相关词语:
惊慌、逃窜、狼狈、慌张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鸟惊鼠窜”的典故,可以追溯到《史记·淮阴侯列传》中的故事。当时,韩信在攻打赵国时,赵国的将领陈余在井陉口设下伏兵,企图一举击败韩信。然而,韩信得知赵国军队的情况后,采取了“鸟惊鼠窜”的策略,假装败退,引诱赵国军队追击。结果,赵国军队在追击过程中,陷入韩信事先设下的伏击圈,最终大败而归。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得知敌人偷袭的消息后,敌军如鸟惊鼠窜,四处逃散,无法组织有效的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