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pí biàn fú
注音ㄆ一ˊ ㄅ一ㄢˋ ㄈㄨˊ
⒈ 古代天子视朝、诸侯告朔所著之衣,以白缯为之。也称“缟衣”。
⒈ 古代天子视朝、诸侯告朔所著之衣,以白缯为之。也称“縞衣”。
引《仪礼·既夕礼》:“荐乘车,鹿浅幦,干笮革靾,载旜载皮弁服,缨轡贝勒,县于衡。”
郑玄 注:“皮弁服者,视朔之服。”
清 凤应韶 《凤氏经说·皮弁服》:“皮弁之用,天子视朝,诸侯告朔,聘礼主宾,皆服之。”
清 凤应韶 《凤氏经说·皮弁服》:“孔子 谓诸侯皮弁告朔,卒告朔事,然后服縞以视朝,然则縞衣,皮弁之衣也。”
词语“皮弁服”:
意思:皮弁服是指古代官员或贵族所穿的一种服饰,主要由皮毛制成,弁是古代的一种帽子,通常指用皮革制成的帽子。
康熙字典解释:皮弁服,见《周礼·天官·弁人》。《释名·释衣服》曰:“皮弁,皮冠也。以皮为之,故曰皮弁。”
出处:《周礼·天官·弁人》。
同义词:皮冠服、皮帽服。
反义词:素服、白衣。
相关词语:弁人、冠带、冠冕堂皇。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由于“皮弁服”是古代服饰,与网络故事或典故关联较少,以下提供一则与古代服饰相关的典故。
典故:《左传·僖公二十五年》记载,晋献公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赐给大夫狐偃皮弁服,以示尊宠。狐偃穿着皮弁服,受到朝臣的尊敬。
造句:在古代,官员们身着皮弁服,显得庄重而威严。